从1990年算起,我国石材行业经过七个阶段的发展,行业份额已跃居全球首位。然而,作为资源型工业,石材行业不可避免地出现粗放式经营、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大等问题,被迫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作为一种高档建筑装饰材料,石材应用十分广泛,如室内外装饰设计、幕墙装饰、公共设施建设等。目前,常见的石材主要有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天然石材资源分布广,生产成本低,多是就地开采加工;人造石材具有颜色均匀、环保节能等优点,多用于建筑装饰。
一、行业现状
我国石材行业始于1990年,以加工国产花岗岩为第一阶段,以引进进口花岗岩为第二阶段。1998年后,建材石材迈向市场化,石材行业进入第三阶段。此后,石材行业先后进入展会时代、规模时代、现代企业时代、低碳时代。
经过七个阶段的发展,到2009年,石材行业迎来发展高峰,大理石、花岗岩产量井喷,年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2015年,我国石材所占份额已位居世界石材行业第一。
不过,在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无序的市场竞争始终如影随形。2012年底,石材价格出现崩盘,同时世界石材贸易衰退,大理石、花岗岩产量急剧下滑,我国石材行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广西贺州作为国内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生产基地和人造岗石生产基地,2016年4月,被授予“重钙之都”的称号。并且作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的主阵地,坚持以资源为依托,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围绕碳酸钙产业关键技术建立科技攻关平台、共建创新驱动基地工作,建设了多层次服务创新平台,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目前,贺州市已构建起了“石材矿山开采—板材和工艺品—边角废料回收—重质碳酸钙超细粉—合成人造岗石—新材料(涂料、塑料母粒、新型建材等)—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回收”产业链,真正把一块石头吃干榨尽,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效果。全市碳酸钙产业已经从重质碳酸钙粉体生产加工,延伸到人造大理石(岗石)、塑料改性、涂料、塑料包装等下游及配套产业,成为了全国石材碳酸钙产业链较完善的地区之一,并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是石材行业转型升级的领军者。
二、发展趋势
在新的时期,石材行业将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由于产能过剩,国内石材库存高企,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进行消纳。供过于求的拥挤状态,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不断走低。
第二,产品价格深度调整。随着价格走低,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并购重组、淘汰倒闭等现象出现,迫使石材产业链上的各环节调整升级。
第三,传统渠道遭受挑战。行业整合加快后,必然会引起渠道变革。同时,大家居时代来临,传统渠道将进一步受到挑战,需尽快实现电商模式与经销商运营模式的深度结合。
第四,环保压力持续加大。在环保压力加大背景下,石材行业掀起了一场产业转移,从传统的福建、山东向西北省份转移。
第五,品牌建设任重道远。我国石材企业数量多,规模偏小,集中于加工或批发,缺乏技术、服务和品牌。进入转型升级期后,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发展,品牌建设迫在眉睫。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