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金属矿应用 > 石墨 > 技术进展
 
芯片储能用石墨烯基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4-08-18 10:34:51    浏览次数:
 
       (中国粉体技术网/班建伟)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sp2杂化碳原子紧密排列成蜂窝状晶格结构的、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炭材料。这种新型二维材料拥有诸多优异特性,如超薄、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高比容量,是制备微型超级电容器的重要材料之一。
       小型化、柔性化、平面化的高性能微型电化学储能器件,是便携式电子器件和体内电子器件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电化学能源存储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微型超级电容器(Micro-Supercapacitors)不仅能够解决微型电池功率密度低、电解电容器能量密度不高的问题,而且有望作为新一代的微量能量与功率源,与纳电子器件直接融合集成。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微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其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微型能源器件。

       德国马普学会高分子研究所吴忠帅博士、冯新亮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研究员在石墨烯材料的控制制备、电极的结构设计及新型储能器件等方面开展的深入研究。例如,成会明研究员课题组设计制备出一种石墨烯/纤维素三维网状复合材料,不仅秉承了纤维素纸的柔性,而且减少了石墨烯纳米片的堆叠团聚,并具有快速输运电解液离子的通道。由该柔性复合材料裁剪成的梳型电极的平面超级电容器可任意折叠、卷曲成各种形状,可满足射频标签等微功率应用的需要。
       冯新亮教授课题组开发出一系列小型化、柔性化、平面化、高性能石墨烯微型超级电容器。该课题组利用甲烷等离子体实现了氧化石墨烯薄膜的高效还原,结合微加工光刻技术和电容器组装技术制备出超薄、柔性、全固态平面型微超级电容器。获得的微超级电容器具有高的功率密度(495 W/cm3)和能量密度(2.5 mWh/cm3),扫描速率达到1000 V/s。该研究发现,增加平面交叉微电极的数目和窄化微电极的宽度,能够显著增加微电容器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通过异质原子(硼、氮)共掺杂,可进一步提高石墨烯薄膜的体积比容量(488 F/cm3)和扫描速率(2000 V/s)。此类石墨烯微型超级电容器能够充分利用石墨烯二维特征和器件的平面交叉构型,极大地缩短了电解液离子的传输距离,可获得充电或者放电速度比常规电容器快1000倍以上的新型储能器件,即有望在毫秒时间内完成对特定微器件充电。


►欢迎进入【粉体论坛

中国粉体技术网微信公众号 粉子网 bjyyxtech

 
相关信息 更多>>
芯片储能用石墨烯基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2014-08-18
石墨选矿提纯工艺研究进展2014-12-19
保护石墨大鳞片的工艺研究进展2015-01-23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2015-09-28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2015-12-18
石墨改进橡胶材料耐磨性能的研究进展2016-04-07
 
我要评论
非金属矿应用
石英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石墨
云母
珍珠岩
沸石
石棉
膨润土
硅灰石
菱镁矿
萤石
水洗高岭土
煅烧高岭土
蛭石
长石
硅藻土
海泡石
水镁石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