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表面改性已成为碳酸钙(包括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最重要和必须的深加工技术之一,其方法主要是化学包覆,辅之以机械力化学。
硬脂酸(盐)是碳酸钙最常用的表面改性剂。其改性工艺可以采用干法,也可以采用湿法。一般湿法工艺要使用硬脂酸盐,如硬脂酸钠。
1、硬脂酸干法改性碳酸钙
硬脂酸干法处理碳酸钙的工艺流程主要是:先将碳酸钙进行干燥,除去水分(如果碳酸钙的水分含量小于1%可以不进行干燥),然后加入计量配置好的硬脂酸在表面改性机中完成碳酸钙粉体的表面改性。
采用连续式粉体表面设备时,物料和表面改性剂是连续同步给入的,硬脂酸可以直接以固体粉状添加,用量依粉体的粒度大小或比表面积而定,一般为碳酸钙质量的0.8%-1.2%。
在高速混合机、卧式桨叶混合机及其他可控温混合机中进行表面包覆改性时,一般为间歇操作,首先将计量和配制好的物料和硬脂酸一并加入改性机中,搅拌混合15-60min即可出料包装,硬脂酸的用量为碳酸钙质量的0.8%-1.5%左右,反应温度控制在100℃左右。
为了使硬脂酸更好地分散和均匀地与碳酸钙粒子作用,也可以预先将硬脂酸用溶剂(如无水乙醇)稀释。改性时也可适量加入其他助剂。
2、硬脂酸湿法改性碳酸钙
湿法改性是在水溶液中对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一般工艺过程是先将硬脂酸皂化,然后加入碳酸钙浆料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进行过滤和干燥。
碳酸钙在液相中的分散比在气相中的分散较为容易。另外,通过加入分散剂,使其分散效果更好,因此,在液相中碳酸钙颗粒与表面改性剂分子的作用更均匀。当碳酸钙颗粒吸附了硬脂酸盐后,表面能降低,即使经压滤、干燥后形成二次粒子,其团聚结合力减弱,不会形成硬团聚,用较小的剪切力即可将其重新分散。
虽然常温下也可进行湿法表面改性,但反应时间长,因此,一般都要加温进行表面改性,改性温度一般为50-100℃左右。
湿法表面改性一般用于轻质碳酸钙及湿法研磨的超细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用脂肪酸(盐)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碳酸钙主要应用于填充聚氯乙烯塑料、电缆材料、胶粘剂、油墨、涂料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