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武汉:钢渣变身可“吸水”的混凝土,促进“海绵城市”建设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6-01-22 09:23:05    浏览次数:
 
武汉:钢渣变身可“吸水”的混凝土,促进“海绵城市”建设
       连续10分钟遭遇高强度“暴雨”,混凝土路面即便坑洼处也毫无积水,“雨停”水渍随即消失。近日,武汉市首次使用透水混凝土铺设路面完成“试水”投入使用。生产这些能“吸水”的混凝土的原料,半数来源于炼钢生产废料。
    传统混凝土为保障强度,材质密实,很难透水。因此大量使用混凝土的城市路面透水性差,遇到暴雨袭击就容易形成大面积渍水,引发“城市看海”现象。自2014年以来,全国启动“海绵城市”建设。武汉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在改善城市雨水渗透功能方面积极展开探索。
    武汉首块能“吸水”的混凝土路面,位于青山区临江港湾小区路面停车场,面积500多平方米。废废这些混凝土由武钢集团下属金资公司研制生产,原料超过50%都是使用炼钢后剩下的废渣等工业废料。
    据介绍,新型混凝土能“吸水”的奥秘在于炼钢矿渣自身坚硬而多孔,适合快速透水而不影响强度。企业自主研发的胶凝材料,既能将混凝土凝结起来,又不会把小孔堵死,保留混凝土的透水性。雨水落到地面上,通过小孔迅速渗入到地下,经过蓄水井,最后通过排水管网排出。
    据武钢集团金资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款新型混凝土产品,不仅能实现武钢每年炼钢产生的数百万吨钢渣的“二次利用”;而且混凝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透水率高于国家标准20%,能够有效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欢迎进入【粉体论坛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bjyyxtech)

中国粉体技术网微信公众号 粉体技术网 bjyyxtech

 
相关信息 更多>>
全国钢渣堆存近10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10%2014-11-14
钢渣综合利用再拓新途径,全国首条全钢渣市政道路在太原建成2015-11-25
推进钢渣综合利用,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2015-12-11
韶钢年产10万吨钢渣微粉生产线投入运行2016-01-11
内蒙古:钢渣脱硫变废料为宝,盐碱地获“养渣”长青苗2016-01-14
武汉:钢渣变身可“吸水”的混凝土,促进“海绵城市”建设2016-01-22
 
我要评论

人物访谈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热点综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