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前端技术
 
光催化新应用——神奇的二氧化钛自洁传感器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5-01-28 10:59:22    浏览次数:
 

透明的自洁二氧化钛传感器
      (中国粉体技术网/班建伟)意大利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廉价简易,利用紫外线自洁净的传感器,为应用于环保和生物医学领域的自洁电极开发提供了思路,如水质监测和血液中的药物检测传感器。
       任何一本有关化学或生物传感器的书籍都会大篇幅描述电化学器件,这足以证明电传感的重要性和优势。当前,基于纳米材料的电极由于具有大比表面积,能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成为传感器领域的应用研究热点。
       然而,基于
纳米材料的电极容易受污染,在环境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例如,河水中含有大量会附着于传感器表面的污染物,影响其检测性能,导致传感器不能长时间置于水中进行检测;还有,在对多巴胺——一种重要的神经传递介质,尤其是在帕金森症中,进行电化学分析检测时,传感器同样会被污染,直接影响测量精度和寿命。
       为了解决传感器污染问题,米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lan )的Luigi Falciola 和他的团队研发了一种电化学传感器,由底层的硅、中间层的高度有序排列的银纳米粒子(实际的感应层)以及顶层的二氧化钛光敏层组成。这种传感器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直接被净化,也就能够被反复用来检测多巴胺了。
       基于
二氧化钛的自洁表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未来会出现自洁窗子、自洁汽车、自洁建筑墙面甚至是自杀菌的医疗器械。所有的这些应用,包括Falciola团队开发的自洁传感器,都是基于相同的化学原理:紫外线——来源于太阳或者人造设备,会在二氧化钛表面诱发光催化反应,分解有机污垢。
       “之前也有一些关于自洁电极的研发,但是我们的设计更加的简单,制造成本也更低”Falciola说道。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Falciola团队开发的自洁传感器的二氧化钛表层不仅仅具有洁净功能,而且能够保护纳米颗粒修饰电极,避免电极的氧化以及银感应层的退化。Falciola 还补充说“这个设计使得电极不易老化”“因为仅仅只需要紫外线清洁它就够了,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惊喜的结果,我们对该传感器的耐用性非常有信心”。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oimbra)的电化学家Christopher Brett认为这个研究前景广阔,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他指出可能还需要具体分析纳米颗粒层,而且“要缩短清洁时间(现阶段清除多巴胺需要1小时),特别是应用在实验室外的时候”Falciola也表示称“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现在,该团队正在对洁净时间和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进行进一步研究。
       理论上来讲,自洁二氧化钛表层能用在任何电极表面。“所以,我们的分析物可能是无穷多的”Falciola推断“我们的目标是将不同类型的电极应用于多个领域中”。该团队希望和传感器生产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商业标准。


 欢迎进入【粉体论坛】讨论 
\

 
相关信息 更多>>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机理研究取得进展2013-12-30
中国科大光催化复合材料设计取得系列进展2014-09-02
光能自洁涂料具有“洁霾”效果2014-11-21
二氧化钛光催化污水处理系统取得重大突破2015-01-05
光催化新应用——神奇的二氧化钛自洁传感器2015-01-28
中科院研发出具光催化性能新型纤维材料2015-03-03
 
我要评论

人物访谈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热点综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