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萤石选矿的技术要点及主要研究方向 |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4-05-13 10:06:50 浏览次数: |
|
|
一、萤石选矿
1、萤石的选矿方法
我国萤石矿山的选矿方法有手选、重力(跳汰机)选矿和浮游选矿等。

萤石的主要应用领域
(1)手选、重选
手选主要用于萤石与脉石界限十分清楚、废石容易剔除、各种不同品级的矿石易于肉眼鉴别的萤石矿,是一种最简便、最经济的选矿方法。
重力(跳汰机)选矿主要选别矿石品位较高、粒径在6~20mm的粒子矿。重力选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显著等优点。
(2)萤石浮选
萤石浮选主要的问题是与石英,方解石和重晶石等脉石矿物的分离。
a. 含硫化矿的萤石矿
一般先用黄药类捕收剂将硫化矿浮出,必要时用硫化钠活化,然后再加脂肪酸得萤石,有时在萤石浮选作业中,加少量的氰化物抑制残余的硫化矿,以保证萤石精矿的质量。
b. 含重晶石方解石的萤石矿
一般先用油酸作捕收剂,浮出萤石,加少量的铝盐可以活化萤石。加糊精可以抑制重晶石和方解石,而活化萤石。在用量少的时候,水玻璃也有类似作用。
用烤胶来抑制方解石和重晶石的研究证明,对于含有较多的方解石、石灰岩、白云岩等比较复杂的萤石,抑制脉石矿物用烤胶,木质素磺酸盐,效果也很好。
3) 萤石与石英的分选
用脂肪酸做捕收剂,用水玻璃做脉石抑制剂、浮选萤石、用碳酸钠调整矿浆pH为8~9。
水玻璃的用量要控制好,少量时对萤石有活化作用,过量萤石也会被抑制。为了少用水 玻璃,又能增强对石英类脉石的抑制,常常添加多价重金属阳离子(Al3+,Fe2+)及明矾、硫酸铝等;
加入Cr3+,Zn2+离子也有效果,这些离子不仅对石英,而且对方解石也有抑制作用。
此外,为了获得优质低硅的萤石精矿,还必须控制磨矿细度及浮选矿浆浓度(精选作业的矿浆浓度应低)、温度、药剂组合与用量。
4) 萤石和重晶石的分选
一般常用将萤石和重晶石混浮,然后进行分离,混浮用油酸做捕收剂,水玻璃做抑制剂。混合精矿的分离,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a.用糊精或丹宁同铁盐抑制重晶石,而用油酸浮萤石。
b.用烃基硫酸脂浮选重晶石,而将萤石精矿留在槽中。
研究结果表明,萤石和重晶石的分离,先浮萤石或先浮重晶石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二、 影响萤石浮选的因素
1. 矿浆的pH值
矿浆的pH值对萤石的浮选有很大的影响,当用油酸做捕收剂时,pH值为8~11时,可浮性较好,可达到80~90%的回收率; pH值为6时,可浮性也较好。
对于不同类型的萤石矿,其脉石矿物的可浮性受到pH值影响也较大,进而影响选别效果,例如当用油酸做捕收剂时,pH值为8~9.5时,萤石和方解石的可浮性均较好。
2. 矿浆的温度
萤石通常用羧酸类捕收剂浮选。由于羧酸凝固点高,因此矿浆温度对浮选过程有显著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羧酸在矿浆中溶解度增加,易于分散,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捕收性能。生产中使用油酸一般加热到30 ℃。
3. 浮选粒度
粗粒级萤石,浮选选择性高,品位高而回收率低;中等粒级萤石,浮选则品位和回收率都高; 细粒级萤石,浮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低。
4. 水的质量
萤石用油酸捕收时,由于水中有Ca2+和Mg2+离子存在,有研究表明,Mg2+存在会严重的干扰萤石的浮选,显著降低浮选效果,故浮选萤石用水需要预先软化。
5. 浮选药剂
①捕收剂:捕收剂除油酸外,作为萤石的捕收剂可用烃基硫酸脂,烷基磺化琥珀胺、油酸胺基磺酸钠,及其他的磺酸盐及胺类;
②抑制剂:水玻璃是萤石浮选最常用的抑制剂,为了提高水玻璃的选择性抑制能力,将水玻璃与可溶性盐配成组合抑制剂,或与硫酸按一定比例配成酸性水玻璃。
广东有色金属研究院的H1010,是由酸,碱和增效剂组成的混合调整剂,可以有效地分离萤石与方解石和石英。
由水玻璃、硫酸铝、硫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等组成的NL,NS和NO3抑制剂用于柿竹园的萤石浮选,效果较好。
6. 其他技术措施
(1)萤石浮选流程中要采用分支浮选
为了适应优质精矿生产和强化低品位原矿选别的效果,国外采用分支浮选流程,对萤石矿的研究证明,分支浮选流程的指标(精矿含CaF295.8%,回收率为97.6%)优越于直接浮选的指标(精矿 含CaF289%,回收率97.8%)。
(2)脂肪酸类捕收剂仍为目前浮选萤石的主要药剂,所以,如何提高它的选择性和捕收 能力,仍是强化萤石浮选的途径,现常采用如下措施:
1) 加强机械搅拌;
2) 提高矿浆温度;
3) 油酸与煤油混用(1:1);
4) 用过量的苏打(1:0.28)皂化油酸,或用少量碳酸钠(1:0.05)使油酸乳化;
5)用烷基硫酸盐作为脂肪皂液的分散剂。
三、萤石选矿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进一步研究浮选药剂对萤石及与萤石可浮性相近的方解石、重晶石、白钨矿和石英的作用机理。开发新型高效药剂,制定适合具体矿石性质的浮选工艺流程与药剂制度。
2. 新型捕收剂的研制,应着眼于捕收剂的选择性,而不是捕收能力。
3. 抑制剂的选择和研究应着眼于抑制剂的选择性抑制能力。
4. 进一步对多价金属盐如Al3+在萤石浮选中抑制脉石矿物作用的研究。
5. 粒级控制方面,已提出一些模式或规律。总的原则应该是:为了提高回收率,粗选适当粗磨;为了保证精矿质量,精选必须细磨。
6. 中矿返回方式总的原则应该是:既保证萤石总回收率,又要尽量减少进入精选作业的杂质量。
7. 萤石浮选必须做到低能耗、低药耗,工艺流程要尽量简单。
►欢迎进入【粉体论坛】讨论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