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国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策与国标
 
我国首次明确262个资源型城市到2020年完成转型任务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3-12-06 10:27:37    浏览次数:
 
    (中国粉体技术网/班建伟)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这是我国首部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
    《规划》首次摸清了全国资源型城市的家底,确定了262 个资源型城市,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资源状况,将资源型城市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规划期为2013~2020 年。
    《规划》提出了有序开发综合利用资源、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强支撑保障能力建设五大任务,明确了规划的总体目标:到2020 年,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
    《规划》指出,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建立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即加快构建开发秩序约束、产品价格形成、资源开发补偿、利益分配共享和接续替代产业扶持等五大机制。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国土资源部将按照职能分工,重点做好以下5方面工作:一是要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任务纳入国土资源部各项工作及规划中给予落实。二是继续加大地质找矿力度,落实已经提出来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计划,提升资源型城市可利用后备资源的潜力。三是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力度,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四是提高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支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五是持续加大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
    资源型城市即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讲,根据资源开采与城市形成的先后顺序,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先矿后城式”,即城市完全是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的,如大庆、金昌、攀枝花、克拉玛依等。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即在资源开发之前已有城市存在,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如大同、邯郸等。

 
相关信息 更多>>
我国首次明确262个资源型城市到2020年完成转型任务2013-12-06
我国尾矿综合利用受四大因素严重制约2015-08-25
我国非金属矿工业有关政策情况汇总2015-09-29
"十三五"我国将推进矿产资源管理五大改革2016-06-14
关于进一步明确民工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建筑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2013-06-05
 
我要评论

人物访谈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热点综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