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内蒙古欧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3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1.29亿元,同比增长11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54亿元,同比增长174.33%。
受益于2023年全球光伏产业的蓬勃扩张,单晶硅材料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带动了包括石英坩埚在内的上游配套行业的旺盛需求,欧晶科技实现了石英坩埚的销售收入的大幅增加。
此外,由于上游原材料高纯石英砂涨价影响,欧晶科技产品价格也有所提升。报告期内,欧晶科技实现石英坩埚产品营业收入21.01亿元,同比增长177.90%;光伏配套加工服务营业收入9.11亿元,同比增长49.12%;毛利率上升至30.59%,同比增加2.71个百分点,带动欧晶科技盈利能力提升。
石英坩埚在光伏单晶硅制造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拉制单晶硅棒过程中的关键耗材部件。鉴于单晶硅片对纯度的严苛要求,石英坩埚一次或几次加热拉晶后就需要报废更换,属于高损耗品。石英坩埚质量直接决定了单晶硅拉制效果和生产成本,下游客户对其纯度、品质稳定性有着极高标准。因此,石英坩埚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高,且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了深度合作与绑定关系,石英坩埚市场份额不断集中,行业领导者的市场地位愈发稳固。
欧晶科技目前已充分掌握石英坩埚生产中的多项核心技术,并取得158项专利,实现了全生产链条专利技术覆盖。一方面,欧晶科技研发的石英坩埚内表面气泡含量极低,叠加欧晶科技对主要原材料质量的严格把控,使其生产的石英坩埚使用寿命显著超越同行平均水平,甚至在极限实验中突破600小时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在大尺寸石英坩埚制造领域,欧晶科技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已成功研发并具备量产40英寸光伏石英坩埚和32英寸半导体石英坩埚的能力,并实现了36英寸光伏石英坩埚和28英寸半导体石英坩埚的大规模生产和供应。此外,欧晶科技是行业中为数不多具备42英寸石英坩埚生产能力的企业,为其满足未来大硅片配套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储备。
凭借其业界领先的产品和技术优势,欧晶科技已与多家行业龙头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进入TCL中环、阿特斯、双良节能等众多硅片企业的供应商体系。
近年来,光伏成本的快速下降正催生光伏行业需求进入高速增长期。随着硅料价格下行带动光伏成本下降,光伏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期。预计光伏装机量年均增长达15%-20%。光伏市场的强劲需求将带来石英坩埚需求总量的增长。
另一方面,光伏电池路径正经历从P型电池向N型电池转变的新一轮技术变革,也将提振石英坩埚市场需求。近年来,N型电池因其更高的转换效率逐渐崭露头角,有望取代P型电池成为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相比于P型电池所用硅片,N型电池所用硅片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原材料和工艺条件的要求更为严苛,所需的硅棒更换频率更高,从而直接导致石英坩埚的消耗速度加快,有望推动欧晶科技迈入成长快车道。
光伏行业增长、硅片N型化的进程将进一步提升下游市场对于坩埚品质的要求,竞争格局将向供应能力更强、技术实力更好的龙头坩埚厂集中,且其市场空间有望从2022年的42亿元提升至2025年的459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22%。
此外,半导体石英坩埚市场空间也正不断扩大,欧晶科技已前瞻性布局半导体市场,并已突破国产石英坩埚半导体应用的技术壁垒,在32寸半导体石英坩埚领域已实现进口替代,有望率先受益。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7年中国境内半导体坩埚市场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2.9亿元增长至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6%。未来,伴随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深入推进,国产石英坩埚在技术迭代和产品质量上的不断提升,不仅能够有效满足国内半导体厂商的需求,更有望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机遇。
据了解,目前欧晶科技共拥有24条生产线,为牢牢把握光伏、半导体行业发展契机,欧晶科技以创新为驱动,积极布局宁夏一期、二期项目,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双重提升。
在宁夏一期、二期项目完成后,欧晶科技石英坩埚产能将跃升至32.4万只/年,不仅显著增强自身供应能力,更能有效拉开与其他坩埚厂商的规模差距,进一步稳固市场地位。这一重大产能提升举措,无疑为欧晶科技未来的收入利润增长注入深层次弹性,有望伴随光伏市场的持续繁荣和半导体国产化趋势的加快,推动业绩实现跨越式的飞跃。
资料来源:证券时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