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贵州凯里,境内矿产资源优势独特。其中,玻璃用石英砂3.28亿吨,平均品位98%,远景储量10亿吨,石灰石储量约50亿吨,白云石储量约100亿吨,按日产5150吨玻璃产品计算,可供玻璃企业使用50年以上。
石英砂岩、石灰岩、白云岩“三矿”实现就近供给,为凯里玻璃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2022年底,贵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富矿精开”的工作要求。凯里市立足实际,全力做好“富矿精开”文章,紧紧围绕“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4个关键环节,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的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开发利用。
作为丰富的资源型地区,在绿色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凯里市积极抢抓“桥头堡”政策,全力将玻璃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作为全市新型工业化的首位产业来发展壮大,重点建设以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凯里市凯荣玻璃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百亿级玻璃产业园。
在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日产125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已于2023年12月23日点火投产,成为贵州省第一条千吨级光伏玻璃生产线,填补了省内大型光伏玻璃生产空白,带动凯里市炉碧经济开发区玻璃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为打造区域一流的玻璃制造业及延长新能源产业链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浮法玻璃生产线建设现场,也是一幅大干快上的建设场景。该玻璃生产基地项目占地1640亩,总投资48.8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主要建设2条日熔化量7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及相关配套工程,二期项目主要建设2条日熔化量600吨本体着色在线镀膜浮法玻璃生产线,三期项目主要建设2条日熔化量1200吨光伏太阳能玻璃生产线及相关深加工配套设施。三期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产值60亿元,产品市场定位在华南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
放眼凯里,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聚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向着建设百亿级玻璃产业集群目标进军,玻璃产业园规划面积6100亩,规划布局玻璃原片生产区、建筑玻璃加工区、玻璃制品加工区、玻璃产业配套区,主要建设优质浮法玻璃、镀膜玻璃、光伏玻璃及玻璃制品配套等项目。凯里市玻璃产业园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将成为西南片区重要的玻璃制造产业基地,预计实现产值百亿元以上。
目前,凯里市现有玻璃产业链条企业16户(规模以上企业8户),其中有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各1家,2023年玻璃产业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1亿元,上游矿产品采选企业7家,中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生产制造企业3家,下游精深加工企业6家。在建项目5个,拟建项目7个,初步形成集矿石采选、玻璃生产、玻璃精深加工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条,产品远销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外市场。
资料来源:天眼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