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提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金属矿加工 > 选矿提纯
 
一文了解选矿工艺流程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9-07-02 17:16:07    浏览次数:
 
  对于一个选矿厂来说,选矿工艺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最终选矿指标的好坏、投资建设费用的多少与投产后生产成本的高低,因此,选矿工艺流程设计时,应选择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生产可靠、经济效益高的方案,并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一、选矿工艺设计的整体原则
  选矿工艺流程设计,应以经审查或批准的选矿试验报告中推荐的工艺流程为基础,并借鉴类似生产厂的生产实践经验进行。
  确定选矿工艺流程时,对选矿试验报告中提出回收的伴生矿物,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取舍。
  确定选矿产品方案及技术指标时,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原则,经方案比较,确定回收产品的种类、质量及回收率为主要指标,并应借鉴类似生产厂的数据,采用平均先进指标。
  选矿设备应大型化。工艺流程相同时,大型选矿厂宜为2-3个系列,工艺简单或成熟的可为1个系列,中型、小型选矿厂宜为1-2个系列。具体系列可通过方案比较后确定。
  当入选原矿中主要有用、有害矿物含量变化大,或供矿点多、矿石类型复杂时,应有配矿设施。
  常规碎磨流程宜降低破碎产品粒度,多碎少磨。破碎最终产品粒度,应根据矿山选矿厂的规模、矿石性质及选用的碎磨设备确定。
  采用回水流程的设计应设置投产前期无水可回时能保证正常供水的设施。
  
  二、破碎筛分
  
  当矿石不粘结、不成团、不堵塞破碎筛分设备时,大、中型矿山选矿厂应采用三段或二段一闭路流程,小型选矿厂宜采用两段一闭路流程。当破碎产品作为球磨给矿时,常规破碎产品粒度宜小于或等于15mm,超细碎产品宜小于12mm;作为棒磨给矿时,破碎最终产品粒度宜小于25mm。
  当矿石含泥、粉矿多,并在干旱地区,矿石不粘时,宜采用闭路筛分破碎流程。在旱、雨季明显地区,旱季矿石不粘不堵时,宜采用能开能闭的破碎筛分流程。当矿石含泥、含水较多,但不成团,且为中等粘性时,可采用开路破碎流程。
  在给矿中,小于排矿产品粒度占20%以上时,宜设预先筛分。
  粗碎前应设置原矿仓。中细碎筛分设备两台以上(含两台)宜设置中间分配矿仓。
  大型厂中碎机给矿,最终产品粒级含量大于15%或含粉矿较多时,中碎前应设置干式强化筛分,产出部分为最终产品。给矿中含粉夹泥且潮湿时,可采用洗矿流程,但必须进行论证后确定。
  
  三、擦洗
  当通过擦洗、分级方法,能使矿石排除有害组分、提高产品质量、品级或改善后加工性能时宜采用擦洗矿流程。
  单一的擦洗矿流程,实验室试验可以作为设计依据。
  擦洗矿流程中不宜设置中间矿堆或易于堵塞的贮仓。
  
  四、磨矿分级
  不同产品粒度磨矿分级流程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磨矿产品粒度为0.5mm-3.0mm时,可采用一段棒磨流程。
  (2)磨矿产品粒度小于0.074mm的含量小于或等于70%时,宜采用一段球磨流程。
  (3)磨矿产品粒度小于0.074mm的含量大于70%时,宜采用两段磨矿流程。
  (4)小型选矿厂磨矿产品粒度小于0.074mm含量小于80%时,宜采用一段球磨流程。
  采用开路破碎,人磨粒度大于25mm时,大中型选矿厂第一段磨矿宜采用棒磨流程。
  当有用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和易于过粉碎时,宜采用棒磨或阶段磨矿流程。
  矿石中含泥、水和粘土及可塑性泥团较多,且难以采用常规碎矿及洗矿方法处理时,应采用自磨及半自磨流程。
  当磨矿产品中铁离子影响选别产品质量时,应采用砾磨或特殊磨矿介质的磨矿流程。
  
  五、重选
  重选工艺流程设计,应依据矿石性质、选矿试验报告、矿山选矿厂建设规模,以及类似化工矿山选矿厂生产实践,做到“早丢多丢,早收多收”。
  重选的入选粒度,应根据选矿试验报告并结合所选用的设备确定。
  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比磁化系数差异小,且密度差异较大时可采用重选流程。
  重选作业分选前,可设置分级、脱泥等作业。重介质选矿的入选矿石,在分选作业前,应设置筛分脱泥作业。当矿石含泥量大于5%时,宜设置洗矿作业。
  重选的中间产品,应按物料性质分别集中磨选。中矿可采用先选后磨流程,也可采用先磨后选流程。矿石性质复杂,难以分离的中矿,宜采用其他方法处理。
  
  六、磁选
  对适宜进行干式磁选的矿石,宜在较粗粒度条件下采用干式磁选的方式预先抛除部分废石。粗粒干式磁选抛废入选粒度应依据试验结果确定。
  对有用矿物粗细粒不均匀嵌布的矿石,宜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
  强磁性矿物在磁选作业后再进行磨矿分级、细筛分级或磁选作业时,应先对矿浆进行脱磁处理。
  在强磁选作业之前,应设置脱除强磁性矿物的作业。
  在强磁选作业之前,应设置隔粗作业。
  当采用细筛作业可提高精矿品位时,宜设置细筛作业。
  
  七、浮选
  对于易泥化矿石,在浮选作业前宜设置脱泥作业。
  在入浮作业前应设置调浆作业。
  精矿品位要求高,有用矿物嵌布较细时,应采用精矿多段磨选流程。
  在不影响浮选作业选别指标的条件下,宜提高矿浆的入选浓度。提高入选浓度范围应根据选矿试验确定。
  在多段选别流程中,中矿返回地点应由试验结果确定,设计中可依据精矿质量要求及中矿性质等因素进行调整。
  
  八、脱水
  当采用陶瓷过滤机、压滤机脱水,若能使细粒精矿水分小于或等于10%时,宜采用二段脱水。
  细粒精矿水分小于或等于8%时,宜采用三段脱水。
  重选和磁选作业的粗粒精矿,可采用沉淀池、脱水筛、脱水仓进行一段脱水。
  要求细粒尾矿干排放时,宜采用浓缩后过滤两段脱水流程。
  选矿厂位于寒冷地区,精矿粉水分大于10%,精矿外运时,冬季宜采用有干燥的三段脱水流程或其他方法解决运输冻结问题。
  散装外运粗粒精矿,水分不宜小于4%,细粒精矿水分不应小于6%。当水分小于4%的粗粒精矿和水分小于6%的细粒精矿外运时,宜用袋装运输或专用车辆运输。



时间:7月10-12日,地点: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聚集:
  (1)如何高效除铁?
  (2)如何绿色提纯增白?
  (3)如何提高精矿的纯度?
  (4)如何提高矿石的附加值?
  (5)如何选择低成本的提纯工艺?
  (6)如何不盲目的做设备选型?
  (7)如何优化生产工艺?
  (8)如何提高选矿回收率?
  (9)如何做好循环水及尾矿回收处理?

  报名联系:
张   栋:13521444038(微信同号)
2019年非金属矿精细提纯技术高级研修班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相关信息 更多>>
一文了解选矿工艺流程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2019-07-02
 
我要评论

人物访谈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热点综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