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应用领域,对超细粉体特性的要求各不相同,在所有反映超细粉体特性的指标中,粒度显然是最受关注的一项指标,而对加工、应用过程中的其他性能指标则重视不够。
对于一般的超细粉体,我们默认为粉体在形态上大致是球形的,因此,粒度、纯度、表面性能是评价粉体性能的三个重要方面。
1、粒度
粉体粒度和形态是其最主要的性能评价指标,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筛分法、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重力沉降、离心力沉降、激光衍射等(超链)。其中,电子显微镜和图象显微镜、光衍射、重力沉降是最常用的,而对特殊形态的微粒以及需要准确测定表面几何特征的异形粉体,电子显微镜是非常有效的乎段。
值得注意的是,粒度检测时要注意分散强度和分散介质的影响,对于密度很大或很轻、水敏性物质要考虑分散介质的选用。复粒是影响粒度准确测定的关键因素,可运用分散强度来降低复粒假粒径的负面影响。
2、纯度
粉体的纯度应包括粒度纯度、相纯度和对表面成分有特定要求的表面成分纯度。粒度纯度是相对于一般的粉体在未分级时粒度组成呈正态分布而言,高性能粉体对粒度的组成要求往往是单一的,如2μm占98%实际上是一种粒度纯度的表征。
从功能的角度看,组成相同的粉体应是同一系列的不同粉体,如石英和非晶二氧化硅。由于矿物本身的共生、伴生以及加工过程中有意和无意的外来物质的混入如多型改变、助剂等,会造成粉体物相的不单一。因此,相纯度是表征粉体微粒物相组成的指标,非单一相组成的粉体应看成是混合粉体。
3、表面特性
(1)比表面积
粉体的比表面积与其粒径有关,并决定粉体改性剂的用量。对球形颗粒可依据其粒径计算其比表面积,一般粉体常采用动、静态吸附法,也有精度稍低的透过法。对异形粉体用粒径计算法误差较大,而对那些内有多孔状粉体,如硅藻土、沸石、海泡石、坡缕石要注意区分内外比表面积的比例。
(2)表面能(机械活化能)
经加工后的粉体有相当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固体表面张力、晶格缺陷、位错、非晶层、微裂纹等,应统称为机械活化能,当前研究得较多的是固体表面张力,它常用表面物理化学的方法来测定。
(3)表面结构、成分与官能团
超细粉体的部分功能主要靠表面特性来完成,这种特性又由表面结构、成分和官能团所支配。粉体的表面特征差异是很大的,主要采用现代的表面/界面理论和谱学与微束手段来研究表面原子位型、结合强度、化学键性、官能团种类等。常用的研究手段有电子显微技术、电子衍射、光电子能谱、离子中和谱、红外(反射)光谱、拉曼谱、俄歇电子能谱等。
对颗粒表面原子成分及粉体在细磨过程中表面污染的特性分析可采用电子扫描化学分析(ESCA)等。
(4)表面亲和性
它主要与表面官能团有关,如表面官能团外端带有OH-、H2O等多表现为亲水性,表面官能团外端带有C等基团则表现出一定的亲油性。
多数矿物粉体表现为亲水性,亲和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表面官能团类型的不同以及作用对象的功能基团种类不同。表面亲和性可用润湿角或铺展系数来表示。由于测定方法的局限,也可用渗透速度或分散性来快速测定。
(5)表面电性与表面吸附
表面电性是表面官能团荷电及在介质中荷电不均衡的表现,表面电性是粉体发生吸附、凝聚、分散的主要原因。粉体表面电性可用Zeta电位仪测定。
表面吸附所表现的结果是多样的,如表面污染、团聚、分散、吸气-吸水率等。
另外,粉体性能指标中还有些比较重要的介质参数,如分散性(特别是在非水体系中如油墨、涂料、釉料、油漆等尤为重要)、孔隙率、稳定性、吸油率、电导率、pH值等。
时间:2019年3-5日,地点:江苏 昆山
培训内容:
(一)粉体的超细粉碎技术与设备
1. 超细粉碎技术原理
2. 超细粉碎技术装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3. 超细粉碎设备种类及其应用
4. 超细粉碎设备选型方法
5. 超细粉碎工艺设计方法
6. 超细粉碎常见问题剖析与解决方案
7. 交流互动
(二)粉体的精细分级技术与设备
1. 精细分级技术原理
2. 精细分级技术装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3. 精细分级设备种类及其应用
4. 精细分级设备选型方法
5. 精细分级工艺设计方法
6. 精细分级常见问题剖析与解决方案
7. 交流互动
(三)粉体超细粉碎和分级过程中的性能表征与应用
1. 粉体各项性能指标的表征
2. 超细粉碎和分级对粉体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3. 超细粉碎和分级过程中粉体的理化特性控制及应用
4. 交流互动
(四)功能粉体的超细粉碎和分级
1. 热敏性物料的超细粉碎和分级设备与应用
2. 塑性物料的超细粉碎和分级设备与应用
3. 高纯粉体材料的超细粉碎和分级设备与应用
4. 针状粉体的超细粉碎和分级设备与应用
(五)参观考察
参观江苏密友粉体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报名咨询:冯文祥 18301216601(微信同号)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