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石英股份(603688)发布2017年年报,公司2017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26.09%;新材料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93.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33.19%,新材料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722.25%,公司每股收益为0.32元。
1、收入与成本分析
(1)主营业务分析
公司主要使用天然石英矿石材料从事高纯石英砂、高纯石英管(棒、坨)、高纯石英坩埚及其他石英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源、光伏、光纤、半导体等领域。
按行业分:主要在光源行业,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95%;光纤半导体产品的主营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6,416.69万元,同比增长55.11%,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32.37%;光伏行业的主营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8.96%,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9.68%。
按产品分:主要集中在石英管棒的销售,石英管棒销售占公司主营收入的80.32%,其次为石英坩埚和高纯石英砂。石英坩埚的营业收入较上期增长19.86%,占公司主营收入的13.30%;高纯石英砂同比增长108.04%,增长幅度较大。
按地区分:国内主营业务增长主要原因为石英管棒和石英砂销售增长所致,国内石英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5905.02万元,同比增长28.20%;国外主营业务增长主要是石英管棒及石英坩埚销售增长所致,其中石英坩埚收入同比增长较大,增加2588.75万元。
毛利率按行业分:光源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0.81%,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光源产品材料成本上升导致;光伏产品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5.66%,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高纯石英砂销售增加以及石英坩埚毛利较上年同期增长导致;光纤半导体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0.25%,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产品原料成本下降导致。
(2)产销情况分析
产销量情况分析表

产销量情况说明:高纯石英砂2017年销售量10677吨,其中外销部分2154吨,自用部分8523吨。
(3)成本分析
2、经营模式分析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以满足生产经营订单、投资扩产采购为主需求。根据各事业部实际情况采用年度预算和月度计划相结合为主的采购方式,同时协助仓储部门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减少浪费,实施事前审核,事后监督的管理模式,并推行准时化采购,加快物资周转率,执行比价采购,重要材料及设备采取招标的制度,新供应商严格按照新供应商开发流程,老供应商严格执行供应商审核及管理制度,与主要供应商都有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有效的保证了公司的物资来源及供应。
(2)生产模式
采取“按单生产”为主与常规产品“按库存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营销部门定期与计划部讨论市场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按库存生产”的产品清单,满足不同客户、不同时期的需求,提高交货速度,快速应对市场变化。计划部门组织生产、技术、品质等部门进行评审,结合仓储库存,向生产部门下达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下达的计划订单,各生产单位采用滚动的生产方式完成生产任务。同时,公司对各生产单位实行统筹管理,不定期监督,确保生产计划有序完成。
(3)营销模式
采用直销模式,通过下属事业部直接销售产品,与客户签订年度供货协议以及参与客户招标采购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与重点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据产品应用领域的不同划分销售市场,建立快速、高效的市场反应机制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3、核心竞争力分析
(1)雄厚的技术研发力量
近年来,石英股份一直秉承“没有研发就没有未来,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理念,积极倡导和推行工程师文化、塑造工匠精神,把“创新无处不在”的精神内涵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有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测中心,中心拥有国内行业一流的检测设备,是目前国内行业中设施设备和规模颇具现代化的检测中心,为公司持续创新研究和新品研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公司持续加大高纯石英砂的研发力度,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以高纯石英砂为基础的产业
链已经形成,目前公司光源激光、光伏、光纤、半导体、光学镀膜的产品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这些新产品的开发,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研发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壮大,公司的科技实力已然领跑行业。
(2)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
多年发展,石英股份已成为国内行业的龙头,品牌知名度位居行业前列,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客户认知度越来越高,与光源行业中的飞利浦照明、GE照明等,光伏行业的REC、中国台湾中美晶、晶澳太阳能等,光纤行业的信越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等,半导体行业的住友电工等国际知名公司有稳固的合作关系,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3)全产业链优势
石英股份是国际知名的石英材料供应商,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硅资源深加工企业,拥有生产高纯石英砂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公司使用天然石英原料从事高纯度石英砂生产与销售,并将高纯石英砂应用于高纯石英管、石英棒、石英锭、石英坩埚及其他高端石英材料的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源激光、光伏、光纤、半导体、光学镀膜等领域,实现了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产业链优势。正因为拥有了完整的产业链,获得了优于同行业的成本优势,整体竞争实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4、行业格局和趋势分析
石英股份生产的天然石英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其具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光源、光伏、半导体、光通信、冶金、化工、环保等众多领域,更是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一直以来,石英产品作为工业用基础性材料。
近年来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和影响,以及半导体光通讯行业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石英材料特别是对高纯石英材料的需求,使石英行业受到关注的程度显著提高,直接推动了该石英行业近年来良好的市场表现。同时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整体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特别是近年来,受到国内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在半导体光通讯、以及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强劲增长,推动了石英行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从其应用领域看主要变化表现在:
(1)光源行业
近20年来,国内石英材料产品主要集中在传统光源应用领域,包括工业照明、舞台照明、家用电器等方面增长较快,石英材料在传统光源特别是照明光源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受到LED照明的持续影响,传统照明光源的市场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光源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特别是新型LED照明产品会有较好表现。
天然石英材料作为光源照明的主力军,虽然在传统照明光源暂时失去“领地”,但是在特种光源领域及新兴产业领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近年来,在农用植物生长灯、固化灯、UV杀菌灯、投影灯、影院灯、激光灯、半导体光清洗灯等高端光源石英材料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在远红外加热、激光武器等工业和民用乃至军事领域均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可期。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逆势上行,高技术产业超越发展,激光加工技术与装备作为现代化的加工手段,使石英材料成为医疗美容、切割、焊接等激光器的主要部件被广泛应用,同时石英大功率激光器也开始应用于军工尖端技术上。为石英材料未来在新技术领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光伏行业
石英坩埚产品以天然石英为主要原料,是多晶硅铸锭过程的主要辅助耗材,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强劲发展,国家宏观政策刺激,行业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受到行业周期性波动、政策补贴等影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经过市场几轮洗牌,无技术、规模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基本出局。行业暂时遇到发展困境,但是新能源产业的前途和市场前景依然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和预期。
据行业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99GW,国内新增装机量53.06GW,占全球新增容量的53.6%,持续巩固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的地位。过去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预测曾经偏保守的IEA现在预测,2017-2022年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将至少达到920吉瓦(其中风电321吉瓦、光伏438吉瓦),其中363吉瓦(39%)将来自中国。
在巨大的市场容量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依托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引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集中度与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多家光伏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布局海外,这无疑刺激和拉动对天然石英产品特别是石英坩埚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1721GW,到2050年将进一步增加至4670GW,发展潜力巨大。光伏产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3)电子信息产业
在国家政策层面,“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宽带中国”等政策刺激和引导下,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半导体光纤技术产业将继续朝着智能化、信息化、品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尤其是石墨烯、量子通讯、纳米等新材料、新技术将进一步与半导体光电产业相融合,以及国际市场技术与中国产业基金的结合,电子信息产业必将在中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由于电子信息产业涉及的半导体和光纤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石英片、环、板、法兰、刻槽舟、扩散炉管、清洗槽、大尺寸石英砣(筒)、光纤套管、把持棒等高品质石英材料,更给石英材料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必将促进石英材料行业在质和量上的稳步提升。
据协会及行业专家预测,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大发展的时期已然来临,石英材料作为电子信息的基础材料在未来5-10年将迎来一个发展高峰期,预计未来每年会有不低于20%的年复合增长,石英材料也将会逐步成为高科技产业越来越重要的关键支撑材料。
2016-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预测(单位:亿美元)

2017-2022年全球光纤预制棒产量和需求量预测(单位:万吨)

来源:同花顺财经、江苏太平洋石英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