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经要闻
 
山西印发《“十三五”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7-04-10 10:48:31    浏览次数:
 
  近日,山西发改革印发《山西省“十三五”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将聚焦煤系高岭土、新型耐火、新型建筑、特种玻璃、新型陶瓷等发展方向,布局建设节能保温泡沫陶瓷、粉煤灰制备高效节能陶瓷纤维及其制品、高性能耐火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晋北、晋东、晋东南三大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集聚区。

  一、发展现状
  (1)“十二五”期间,山西煤系高岭土深加工产品年产量达到60万吨左右,居国内第一位,成为全球主要产地。
  (2)山西煤系高岭土材料、化工合成新型材料TDI、新型耐火材料等品种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新能源材料、新型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纳米材料和固废再生材料等占到山西新型材料行业产值的30%左右。
  (3)近五年来,山西形成了以太原、阳泉、吕梁新型耐火材料为重点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基地等。

  二、存在问题
  (1)产业链条较短,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2)装备研发落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3)集群优势不突出,带动能力不强;
  (4)发展环境不优,推广应用力度不足。

  三、发展机遇
  (1)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为山西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新型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将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2)国家和山西确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山西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发展需求日益旺盛,为山西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新时期,国内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将带动一大批新型材料产品更新换代,高性能功能材料和高端材料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和热点。

  四、总体布局
  以科技和产业资源禀赋、原有产业布局为基础,以市场化配置为依据,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依托各类开发区(园区)、基地为依托,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辐射引领作用,加快形成“一核三板块”的空间布局。
  一核即打造太原都市圈新型材料产业研发和生产核心区,以太原-晋中同城化发展为契机,太原、晋中要充分发挥山西科技创新城、大学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人才、技术相对集中优势,建设成为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和新型材料产业研发高地。
  三板块即构建三个区域性的新型材料发展中心区,晋北板块重点是发挥大同、朔州、忻州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煤系高岭土、铝合金、镁合金、新型建材、化工新型材料产业集群。晋东南板块重点是发挥长治、晋城发展基础和优势,打造特种玻璃、化工新型材料和纳米材料产业集群。晋南板块重点是发挥临汾、运城产业基础和优势,打造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

山西印发《“十三五”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
  
  五、重点领域

  1、先进金属材料领域
  1)镁合金材料
  依托太原和运城两大镁合金材料产业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区域金属镁资源,打通镁合金深加工关键环节,重点发展镁合金新型材料及其制品等深加工产业链,提升“白云石-原镁-镁合金-高品质镁合金产品”产业链。
  2)铝合金材料
  依托南部、中部和西部铝产业基地,以发展汽车铝合金零部件和建筑铝合金结构件为重点,聚集下游铝加工和应用推广企业,打造铝土矿-煤炭-电力-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加工的产业链,重点推进高性能铝型材、铝板带、箔材、压铸件项目建设,实现产业发展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换。
  3)半导体材料
  培育新兴企业,以高纯度、大尺寸、高均匀性、高性能、低成本、多功能和集成化为方向,培育发展集成电路及半导体器件产业应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碳化硅、氮化稼、砷化稼、金刚石材料等新型硅基材料,大幅度提高原有硅集成电路的性能。

  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
  聚焦煤系高岭土、新型耐火、新型建筑、特种玻璃、新型陶瓷等发展方向,布局建设节能保温泡沫陶瓷、粉煤灰制备高效节能陶瓷纤维及其制品、高性能耐火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晋北、晋东、晋东南三大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集聚区。
  1)煤系高岭土材料
  发挥山西省全球主要煤系高岭土资源产地优势,建设晋北煤系高岭土材料产业基地,积极开发高岭土深加工产品,着力提升高档高岭土品质,实现煤系高岭土深加工多元化、精细化。依托忻州金宇及金洋等骨干企业,加快煤系高岭土新型煅烧工艺开发与关键设备产业化,在进一步提高造纸涂布级和涂料级超细煅烧高岭土品质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医用超细煅烧高岭土、玻璃纤维用煅烧高岭土、催化剂用煅烧高岭土和聚合物用改性煅烧高岭土等产品。支持煤矸石高岭土活化产品在各行业中的推广应用,巩固涂料、造纸、橡胶、陶瓷等消费领域产品领先地位,拓展乳胶、工程塑料、医药等新兴领域应用产品,提高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与中国日化所、应用行业等科研力量结成开发联盟,培育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能力,加快技术标准的提升和新产品标准的制定,重点攻克超白、改性等煅烧高岭土深加工关键技术,鼓励发展10万吨级以上节能型超细煅烧高岭土生产工艺。
  2)新型耐火材料
  发挥山西高铝耐火粘土资源优势,打造阳泉、吕梁两大新型耐火材料产业基地。依托盂县西小坪公司、方山县恒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均质料、电熔改性料、转型料等优质合成原料,重点发展镁钙质、镁钙锆质等不锈钢用绿色耐火材料,碳化硅质、氮化硅质、氧化锆质等煤化工用高温、耐磨材料,陶瓷纤维等建材行业用高性能耐火材料,全面推广无铬耐火材料,实现耐火材料质量、品位和附加值的提升。支持研发引进生产焦炉、高炉、热风炉用长寿节能环保耐火材料生产工艺,采用均化调制、除杂提纯、改型改性等先进技术,重点利用煤矸石、粉煤灰、铝矾土等资源推进莫来石均质料、高性能耐火材料、磨料、环保型不定型耐火材料等项目建设,形成从矿山开采、原料合成、制品研发、规模生产到整体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3)新型建筑材料
  加快建材企业与建筑企业深度融合,以节能、节材、环保和标准化、模块化要求生产多功能复合墙板、楼板、楼梯、管廊等建筑部品部件,推进建筑工业化和建材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适用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高效保温防火材料、自保温砌块、高密封性保温性门窗材料、环保装饰装修材料产业,重点推广难燃聚氨酯保温材料、CL结体体系、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等,促进绿色建材的生产和应用。加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应用,开展各种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推进C60以上混凝土在工程建设的应用。提升化学建材品质,重点推广大口径塑料管道、新型防火材料和建筑涂料。发展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透水砖、透水沥青材料、透水水泥混凝路面材料。推进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建筑垃圾、共伴生矿等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再生利用。
  4)特种玻璃材料
  依托吕梁、长治特种玻璃产业基地,发挥利虎玻璃、长治玻璃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汽车安全玻璃、功能性建筑玻璃、医用玻璃、家电面板玻璃等深加工产品和电子、光学特种玻璃。以满足建筑节能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为目标,培育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光伏超白玻璃、太阳能光热发电反射镜玻璃等特种玻璃产品。以智能电子产品需求为契机,大力研发超薄玻璃,支持发展电子信息用屏显玻璃基板、汽车和高铁等用风挡玻璃基板,提高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延长玻璃精深加工产业链,鼓励推广采用富氧燃烧和玻璃熔窑余热发电等技术,加快提升现有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重点推进各类汽车安全玻璃、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建筑用钢化玻璃项目建设,打造全国品质优、技术先进的特种玻璃精深加工基地。
  5)新型陶瓷材料
  依托朔州、忻州、晋城和阳泉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耐腐蚀、耐高温、耐磨和耐酸碱陶瓷材料,加快发展多孔陶瓷、蜂窝陶瓷、高(中)铝耐磨球和泡沫陶瓷等高性能陶瓷材料。积极发展氮化硅和碳化硅陶瓷材料,日用半透明度高陶瓷和超薄型、大尺寸、艺术化建筑陶瓷材料和无污染石油压力支撑剂、复合陶瓷薄板和装饰保温陶瓷材料。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新型窑炉,加快开发高纯超细陶瓷粉体制备技术,高强低密度石油压裂支撑剂技术及装备,大幅提高陶瓷产品质量和档次。

  3、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
  瞄准新型纤维、树脂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发推广,加快石墨纤维产业化项目建设,打造太原、大同两大新型纤维材料产业集聚区。
  1)新型纤维材料
  充分发挥太钢集团、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三元炭素、晋投玄武岩等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开发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速列车、风力发电、压力容器、建筑补强和高压输电等领域的应用产品。积极开发高性能玻璃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硅酸铝陶瓷纤维、石膏纤维(晶须)和粉煤灰纤维及下游产品,以及蛋白质再生纤维系列产品、洋麻纤维和大麻纤维产品、新一代明胶纤维,鼓励发展其他天然生物纤维、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绿色环保型纤维等新型纤维产品,推动高端碳纤维的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展聚丙烯腈(PAN)-PAN原丝-碳纤维及短切碳纤维-预浸料或预制件-复合材料零件-最终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加快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向规模化、高水平炭化、高端制品发展。重点推进石墨纤维产业化、T800级聚丙烯腈碳纤维产业化、玄武岩连续纤维及后制品加工项目建设,打造从基础原料、复合材料到制品构件的碳纤维完整产业链。
  2)树脂基复合材料
  坚持以大比强度、高减重效率、强抗热载能力、低成本、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发展导向,加大对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性能增强体和环氧、双马、聚酰亚胺等多功能聚合物基体的研发力度,加快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长纤维和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重点发展应用于新能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海洋工程等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3)陶瓷基复合材料
  重点研发和扩大应用“碳-氮”化物复合陶瓷、自增强碳化物陶瓷、自增强氮化物、硼化物陶瓷、纤维增强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陶瓷、氟化物等高性能结构型陶瓷材料。加快发展化学及物理敏感性多元复合陶瓷传感器、压电复合陶瓷、热电复合陶瓷,以及集导电、蓄热等于一体的太阳能领域陶瓷等功能型复合陶瓷。

  4、前沿新型材料领域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智能材料等领域的重大技术攻关,拓展产品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微机械系统、精密加工等行业的应用范围,集中布局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前沿新型材料产业集中区。
  1)纳米材料
  依托兰花华明等企业,重点发展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等产品,积极开发橡胶、塑料、硅胶、油墨用纳米碳酸钙和水性涂料助剂等多元化、功能化、专业化产品。推广低成本、高比强、高比模和高稳定性的纳米材料,发展高附加值应用产品和高技术含量的纳米终端材料产品,拓展纳米材料在建材、能源、涂层、生物医学、环保等领域的应用。重点推进纳米粉体、新型纳米材料项目建设,建成在全国具有知名度的国家级纳米材料基地。
  2)石墨烯材料
  依托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晋能集团、三维集团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着力开发大面积单晶石墨烯高效工业制备技术,推进超级电容器、触摸屏、结构材料等石墨烯下游领域的技术研究。突破石墨烯导热薄膜、石墨烯储能-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技术等石墨烯关键制备和应用开发技术,推进高性能材料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智能材料
  以满足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微机械系统、精密加工等需求为目标,培育发展压电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电致伸缩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及某些智能高分子材料。以功能特殊化、复合化、性能极限化以及结构微型化为方向,积极开展高温压电材料、细晶粒压电陶瓷、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技术研究。以高效应用于装备制造工程为目标,推动开发大应变、大驱动力、高响应速度、成本低,且性能稳定的新型记忆合金材料。
  4)新能源材料
  依托中硅高科、同煤集团、大同协鑫、潞安集团、晋能集团、中电二所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晶硅和薄膜为主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开发高比功率、功率型和容量型新能源关键产品,拓展产品在电动汽车和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应用。重点研究薄膜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卷绕式聚合纳米固体电池和管式胶体电池,特别是大型动力密封电池、超电容器等新能源关键材料的制备技术工艺,大力开发低成本、高转化效率光伏电池多晶硅材料产业化技术,重点发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钛酸锂负极材料、超薄型耐高温聚丙烯薄膜、可金属化粗化膜、超高方阻金属化薄膜、聚烯烃微孔薄膜、超级碳材料等新能源材料产品。
  5)节能环保材料
  依托运城减水剂产业集群,发展防水材料和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等材料。依托新华化工、同煤集团等发展新型活性炭材料。依托孝义金辉兆隆等,发展可降解环保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BSR树脂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以淀粉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餐饮用具等。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水处理、水净化、空气净化等环保领域,鼓励发展增强型中空纤维膜、聚砜膜等高分子膜产品和聚十一酰胺等高性能植物塑料,积极推进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进程。
  6)其他前沿新型材料
  适应产业结构升级趋势,鼓励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进一步加大前沿材料研究和投入,引导发展生物基高分子新型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产业、高温超导材料、耐超高温复合材料、仿生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加强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和基础材料研究等。
 

专栏2山西新型材料产业重点领域产业链
铝合金:煤-电-铝-铝合金-深加工板带棒型材;煤-电-铝-铝合金-电子零部件;
镁合金:原镁-镁合金-板带棒型材;原镁-镁合金-压铸、锻件或制品;
钕铁硼材料:磁体-风电电机-风电设备;磁体-汽车用电机-电动汽车;磁器件-手机部件-手机;磁体-医疗设备;
新型化工材料:重点发展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可降解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和聚丙烯专用料等;
新型建筑材料:煤-电-电石-化工-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
碳纤维材料:碳纤维-纺丝-织造-加工各种零件;碳纤维-纺丝-聚棒-耐腐工程。
 
专栏3山西新型材料产业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铝合金、镁合金:大规格、大厚板、宽幅、超薄轧制技术;连铸连轧以及连续轧制技术;微合金高性能镁合金生产技术,低成本高塑性变形镁合金生产技术,先进镁合金压铸生产技术,镁合金大型挤压设备、模具与特种挤压型材技术;
钕铁硼材料:成型+等静压变为自动化程度高的一次成型技术;钕铁硼产品表面保护技术和装备;重稀土减量化技术;耐高温、低成本永磁产品技术;
新型化工材料: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技术;矿用聚氨酯合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技术;
新型建筑材料:轻质高强、节能隔热、绿色环保、利废节材技术;
新型陶瓷材料:功能和结构陶瓷的高温、耐腐蚀技术;板材的复合薄型化技术;
碳纤维材料:聚丙烯腈(PAN)-PAN原丝-碳纤维及短切碳纤维-预浸料或预制件技术;
石墨烯材料:大面积单晶石墨烯制备技术。

  六、保障措施

  1、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运用政府采购、消费补贴等手段提升新型材料产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全力扩大山西新型材料的市场占有率。针对性地开展新型材料领域的招商引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京津冀、环渤海协同发展,鼓励和引导新型材料企业加强与跨国集团、省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来晋投资或设立研发机构。鼓励省内新型材料企业走出去,到国外设立分公司或研发机构,更多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经验,扩大一批新型材料产品和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积极参与新型材料国际合作项目,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开展国际合作。

  2、强化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政策,对研制国家鼓励发展的关键新型材料实施补贴和进口免税。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转型升级等资金政策,重点支持山西新型材料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重点领域新型材料产品首批次示范应用、高端附加值应用产品开发推广等,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新型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管理、信用评级和贷款评审制度,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以上市融资、发行公司债券、信托产品、股权出资等形式筹集资金,支持各类担保机构加大对新型材料企业及科研机构的融资担保,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落实土地供给、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人才激励等政策,对符合规划的新型材料重点项目给予优先保障。全面深化电价改革、电力交易体制改革、发用电计划改革和售电侧改革,优先支持扩大新型材料领域直供电范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3、优化发展环境
  在新型材料产业项目核准备案、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认定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除国家或省有明确规定的项目外,精简审批程序,支持项目尽快落地开工。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按照下限执行,对信誉度好、生产管理水平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连续多年合格的新型材料企业,降低监督检查频次和产品抽查批次。建立新型材料产业统计制度,为产业发展提供行业分析和政策信息参考。支持民营经济进入新型材料领域,消除所有制差别,按照“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实行同等的新型材料产业市场准入条件。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中国粉体技术网微信公众号 粉体技术网 bjyyxtech
 
相关信息 更多>>
内蒙古新兴产业发展七大方向和重点2017-03-29
山西印发《“十三五”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2017-04-10
五部委首批12个示范区,建议资源型城市借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2017-04-25
工信部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将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2017-06-12
工信部:推进中国制造2025要优先发展哪两个核心基础产业?2017-06-13
50万吨纳米钙、40万吨高岭土,今年山西新材料将有这些大动作!2018-04-03
 
我要评论

人物访谈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热点综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