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3月,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发布了《2018政府研究开发投资方向报告》,报告对全球经济、科技发展态势等方面予以分析,对世界主要国家及韩国的应对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了2018年度韩国政府研究开发投资的基本方向,包括三大愿景和九大重点投资方向,并将研究开发内容具体布局到十大技术领域。本文基于报告内容对研究开发投资的基本方向及十大技术领域战略布局进行阐述。
一、韩国经济、科技、社会环境现状评价
1. 经济
韩国主力产业当前面临着竞争力减弱,中小、中坚企业增长势头趋缓的局面。因主力产业受到供给方面全球性过剩、新兴国家不断超越等因素影响,主力产业的成长和收益性出现衰减。主要出口产品(半导体、汽车、船舶、石油化学、无线通讯仪器、石油、钢铁、平板显示器等)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呈现下降趋势(全球市场占有率由2011年的5.7%下降到2015年的5.3%)。
2. 科技
第一,面对全球第四次产业革命,韩国依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同时面临着被新兴国家追赶的危险。但是韩国潜力巨大,目前,韩国拥有世界最高水平的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基础设施(2015—2016年连续两年ICT发展指数达到世界第1位)和先进的制造业基础,这些都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重要竞争因素。韩国已拥有的家电、汽车、半导体、液晶显示器产业,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等智能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遇。
第二,研究开发投资方面。相较于单纯扩大投资规模来说,提高投资效率是更加必要的。因增长潜力下降、福利需求增加等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政府和大企业的研发增长率被固化,投资经费的增长已经达到了极限。政府每年实行高强度的支出结构调整,两次制定、推行政府R&D创新方案(5大领域、38个课题)等举措都表明政府在积极地提高投资效率。
第三,基础研究方面。政府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比重持续扩大,2017年实现增长40.2%的目标。尽管如此,科研一线人员仍继续提出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3. 社会环境
第一,国家面临的中长期问题,主要有人口危机、气候变化、能源效率等方面问题。
第二,社会问题方面,当前存在着国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民感受度却不明显的矛盾。
第三,应对灾难、灾害方面,急需建立灾难、灾害响应系统。韩国的灾难管理国家竞争力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处于下游,未确立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体系。
二、2018年韩国政府研究开发投资方向
针对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韩国政府研究开发的基本方向是在加强应对未来科学技术创新竞争力方面,创造经济活力、提升国民幸福感并着力于增强研发投资效率。基于这一基本方向,为更有效地推进政府的研究开发,制定了如下三大愿景和九大重点投资方向。
表1 研究开发的三大愿景和九大重点投资方向

1. 愿景一:强化先导未来的科学技术力量
(1)强化自主创新的研究与挑战研究
包括增强创新性和挑战性研究;发展先进的研究基础设施;通过营造自主研发环境,加强世界级研发能力,培养优秀人才。
(2)建立开放、共享、合作的研发生态系统
建立研发活动的开放型创新和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体系,支持创新性研究开发。
(3)面向第四次产业革命技术及市场的抢先性研发投资
加强智能信息核心技术;现有产业与智能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技术、市场的抢先研发支持。
2. 愿景二:确保经济的可塑性
(1) 扩大为鼓励支持成长型新市场、新产业的研究开发投资
以未来成长动力、国家战略项目两大轴为中心,支持创造新市场、新产业,并构筑两大政策之间紧密的关联体系。
(2)为早日恢复国民经济而进行的产业研发投资
通过ICT融合及研发服务,使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得到充分发展,提供匹配的研发支持,提高中小企业及地域性研发成果。
(3)创造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有前途的就业机会
以科技为中心,以企业为依托,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3. 愿景三: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1)推进公共服务的智能化、先进性
加强信息和通信技术与国家生活基础设施的融合,如交通、物流、居住等关系国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立对浮尘等生活有害因素的综合对应体系。
(2)合作为主的灾难、灾害响应系统的创新
应对灾难和灾害,建立合作救灾体系,积极应对地震、口蹄疫等灾害。
(3)应对中长期经济、社会风险的先导反应
应对人口危机、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等国家中长期危险因素,积极促进研究开发,克服经济、社会风险等国家长期风险因素。
三、2018年韩国政府在十大技术领域的投资战略
根据确立的投资方向,韩国政府制定了十大技术领域的投资战略,这十大技术领域为:信息通信技术与软件;生命、保健医疗;能源、资源;材料、纳米;机械、制造;农林水产、食品;航空、航天、海洋;建设、交通;环境、气象;基础研究等十大领域。报告围绕主要政策、投资成果与评价、投资绩效、技术动向与未来前景和2018年的投资方向等方面,分别对十大技术领域进行具体阐述,本文选取各领域重点内容进行介绍。
01、信息通信技术与软件领域
(1)主要政策
政府通过智能信息技术的战略产业化来加强投资力度;通过对未来导向型、高附加值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投资,稳定推进ICT/SW(software)技术的创新。
主要政策目标:实现智能信息产业的战略产业化,并通过培养新兴融合型产业,实现到2020年经济同比增长8%,生产总值达到240兆韩元、出口额达到2100亿美元的目标。
措施手段:以多部门、产学研、全球合作体系为基础,推进大规模ICT融合,并为创新型新技术开发提供技术源泉。
(2)2018年度投资方向
为培养智能信息产业,确保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信息核心技术,引导产业创新并激发新产业的出现是当前重要任务。对大数据、云技术等民间技术力量相对贫乏的领域,首先要确保主导型核心技术而非追击型核心技术。
表2 信息通信技术与软件领域2018年度投资方向

02、生命、保健医疗领域
(1)主要政策
为了保证生物类新产业正常发展,需要持续性地推进多种科学研发(从基础科学的研究到规范科学的研究),加强重症疾病与新型感染病的研究,加大对公共医疗研发的支持。
主要政策目标:把生物类新产业培育成未来发展的动力,为增进国民健康,重点支持基础、源泉以及公共医疗领域的研发。
措施手段:要加强对全周期研究开发的支持,从生命、保健医疗领域的基础、源泉研究,到新技术的规范科学都可以被视为全周期研究开发,同时还要加强公共临床研究。
(2)2018年度投资方向
为了韩国能早日出现世界级科研成果,要扩大生物类新产业和融合研究领域的投资,加速形成良性循环的生物产业生态系统;加强大型瘟疫公共研发的投资,激发未来主导领域的多部门产业。
表3 生命、保健医疗领域2018年度投资方向

03、能源、资源领域
(1)主要政策
为了应对无碳时代的到来,为了抢占即将出现的无碳市场,政府要以气候变化研究和新能源产业为核心来战略性地推进研发计划。为加快低碳核心技术的开发及商用化,政府要加快对干净能源、高能源效率、合成技术的开发。
主要政策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培养新能源产业为目标,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力量,并促进其商用化。到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期望值(BAU)同比减少37%。
措施手段: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及其商用化。
(2)2018年度投资方向
对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市场开拓,对再生能源以及能源存储技术领域继续扩大投资;电池再生利用领域将成为新一代电池的技术源泉,商用核电站及送配电智能电网技术方面需要以民用为主来进行投资。
表4 能源、资源领域2018年度投资方向

04、材料、纳米领域
(1)主要政策
材料领域:通过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实施所需的高端新型材料(小型传感器、智能半导体等)进行开发和创新,增强全球竞争力。
主要政策目标:抢占未来前景领域的材料技术地位,实现材料技术的创新,致力于成为四大材料、零部件出口强国之一。
措施手段:为了增加主导全球市场的投资项目,加强推进反映未来新产业特点的技术开发项目以及现有的主力产业。
纳米领域:通过纳米技术的工业化扩张以及能够满足未来需要的技术源泉,实现制造业的革新和纳米技术向全球领导者地位的飞跃。
主要政策目标:通过《第四届纳米技术全面发展计划(2016—2025年)》,以纳米技术创新与产业市场的扩散,确保制造业的出路和未来成长的动力。
措施手段:对全周期性纳米研究给予持续地支持,为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推广提供良性可循环环境。
(2)2018年度投资方向
集中投资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满足未来需求的技术创新,例如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核心技术开发;从研究成果中挖掘出能够实现早期商业化的内容,促进研究成果在产业界中的推广及利用。
表5 材料、纳米领域2018年度投资方向

05、机械、制造领域
(1)主要政策
按照不同领域分别制定专门的投资战略,实现投资效率最大化;通过提升全球竞争力,成为主导世界制造业的强国。提升主力产业的高附加价值,加强机械制造业的智能化和服务化。
主要政策目标:根据《未来增长动力综合实践计划》(2016年3月)以及《制造业创新3.0》战略,创造新的未来发展动力;通过主力产业的高度发展提高全球性产业竞争力。
措施手段:培养具有未来代表性的新产品、新技术;通过高附加价值的核心技术开发,发掘新一代发展动力,为制造业实现再次飞跃提供跳板。
(2)2018年度投资方向
为积极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政府应加强对ICT融合新产业技术开发(制造业智能化、无人驾驶、智能船舶等)的投资;在技术已成熟的领域、基础设施领域中提高民间力量的地位,政府重点支持核心力量核心技术研发。
表6 机械、制造领域2018年度投资方向

06、农林水产、食品领域
(1)主要政策
引入信息通信技术,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率,确保稳定的粮食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牲畜疫病造成的损害。通过推进生产、管理、加工、分销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产业,提高农、水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最终实现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化。
主要政策目标:把ICT接轨到农林水产业,实现技术高端化,确保稳定的粮食资源并有效应对家畜传染病。
措施手段:为把农林水产、食品业培养成未来成长型产业,推进生产、管理、加工、流通、食品安全以及技术融合领域的技术开发。
(2)2018年度投资方向
应对粮食安全、气候变化,扩大多品种开发技术、加工及流通技术等领域的投资,预防性的应对国家灾难型家畜传染病;为提高农林水产与食品产业的未来应对能力,加强对交叉研究的支持以促进生物技术与ICT技术对接。
表7 农林水产、食品领域2018年度投资方向

07、航空航天、海洋领域
(1)主要政策
加强航空航天部门自主研发能力,巩固相关工业发展政策。促进公共技术的开发,包括海洋安全和环境,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创造未来型新产业。
主要政策目标:以确保技术竞争力及培养产业为目标,按领域分别建立并实施中长期计划。按照《空间开发中长期计划》(2013年11月),到2020年重点强化独立进行空间开发的能力,并重点推进空间技术产业化;强化航空产业出口竞争力,重点推进核心零部件、维修服务的出口;重点推进海洋安全管理体系高度发展、改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技术以及加强核心领域的研发。
措施手段:加强卫星、运载火箭的自主研发能力所必须的技术开发,以产业化为目的的航空技术开发及海洋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2)2018年度投资方向
继续支持卫星、运载火箭技术的自主开发及航空产业的发展,重点投资民间主导的核心技术开发力量并加强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投资海洋领域公共安全服务的技术开发,实现从以资产评估机构为中心的研究生态系统向大学、企业相互合作、共享成果的体系转换。
08、建设、交通领域
(1)主要政策
改善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为改善居住环境和改善交通服务提供条件。通过无人驾驶道路、智能城市等ICT的衍生技术来为新产业的出现提供条件,加强有利于提高建筑、运输行业竞争力的技术密集型研发。
主要政策目标:增强社会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居住及交通福利,重点支持有利于建筑、交通产业技术持续发展的研发活动。
措施手段:创造无人驾驶、智能空间信息技术等新的发展动力,推进有利于增进国民福利的建筑、交通技术开发。
(2)2018年度投资方向
增强特殊构造物的设计、新一代铁路零部件等源泉技术,加强全球技术竞争力,同时引导更多的基层群众参与到实证研究中;扩大投资无人驾驶汽车等ICT融合的未来型交通基础设施开发,持续对安全、快捷的交通系统的构建、维护、管理技术开发进行投资。
09、环境、气象领域
(1)主要政策
要实现气候变化政策从现有的以监管为中心转变到以市场和技术为中心。通过扩大对气候、气象、环境卫生和预测等公共性较高的部门为重点的政府研发投资,改善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
主要政策目标:解决气候变化、化学事故等各种环境问题,为国民生活安全以及生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措施手段: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在环境污染的严峻考验下确保环境安全,发展气候、气象、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产业。
(2)2018年度投资方向
为促进成果最大化以及提高国民体验,政府要强化研发推进的战略性,防止类似、重复的研发投入;政府要扩大投资来应对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雾霾、绿藻等)和各种化学事故,确保国民生活的安全。
10、基础研究领域
(1)主要政策
以科研人员的创新思想为基础,鼓励头脑风暴式的基础研究方式,提升集体科研项目成果的质量。自由公募型基础研究的投资从2016年1.1兆韩元增加到2018年1.5兆韩元,增加了36%。同时,推进创造世界级基础建设的大型研究设施研发。
(2)2018年度投资方向
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同时为了确保研究的优越性,在优化制度的同时还要完善相关制度以提高研究效率。加强对基础研究力量的扶持以及对大型研究设施的管理。
表8 基础研究领域2018年度投资方向

来源:DT新材料一DT高分子在线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