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功能粉体 > 氧化铝 > 技术进展
 
超薄氧化铝包覆提高锂电池正极循环性能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7-02-20 09:51:41    浏览次数:
 
  自90年代以来,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稳定的循环性能成为众多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首选移动电源。然而,近年来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对现有移动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成为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在众多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中,表面包覆曾一度成为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并得到广泛认可。然而,传统的包覆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包覆层易团聚、包覆厚度难以精确控制等。
超薄氧化铝包覆提高锂电池正极循环性能
  近日,美国南加州大学房昕等人曾首次将原子层沉积方法应用于超薄氧化铝包覆镍锰酸锂5V正极的研究中,使得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得以同时提高:原子层沉积的方法将包覆厚度精确控制在纳米量级,且可用于已成膜的电极包覆;而镍锰酸锂作为最有前景的高电压正极材料,可以将电池工作电压提高20%-30%,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该课题组利用X射线吸收谱和电子能量损失谱对超薄氧化铝包覆层在镍锰酸锂循环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索。对比发现,超薄包覆过的电极在循环中更容易保持原有的氧化态,而未经包覆的电极表面在高压循环过程中易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而产生低价锰。副反应的发生导致镍锰酸锂阻抗增加,库仑效率降低,循环性能下降。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对极片进行氧化铝包覆,克服了传统的绝缘层包覆易增加电池内阻的弊端,包覆厚度精确调控到2纳米以内,正常的锂离子和电子传输得以保持,而电极表面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得到抑制,循环性能表现出明显提高。
  该研究是首次发现超薄氧化铝包覆提高锂离子电池5V正极循环性能的作用机理,为将来的表面包覆和循环性能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资料来源: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中国粉体技术网微信公众号 粉体技术网 bjyyxtech
 
相关信息 更多>>
超薄氧化铝包覆提高锂电池正极循环性能2017-02-20
 
我要评论
功能粉体
钛白粉
氧化铁颜料
珠光云母
白炭黑
炭黑
氧化铝
粉煤灰
金属硅
氧化锌
碳化硅
氮化硅
硅灰
氢氧化铝
铁粉
铝粉
铜粉
锌粉
纳米粉体
其他粉体技术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