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开阳县城就被绿意包围。乘着绿荫,在干净的街道上自由呼吸,你就会知道这个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的称号,名不虚传。
实际上,如果不是道路两边偶尔出现的广告牌提醒,来访者可能很难发现,这座小城是名扬全国的磷都。磷化工发展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一边是磷化工产业,一边是生态小城。如何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优质磷矿资源,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开阳这个老牌的磷都,在“立足磷、跳出磷、超越磷”的思路下,发展循环经济,以及新型工业,书写了一部绿色的“石头记”。
发展循环经济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阳磷矿就名扬全国,与云南昆阳、湖北襄阳并称“三阳开泰”,是全国著名的磷矿产区。开阳磷矿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达19亿吨。依托磷矿石的工业发展,自然成了开阳的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开阳的磷化工发展,仅仅停留在对磷矿石的开采和粗加工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粗放的磷化工发展方式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需求。这种附加值不高的开发,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
如何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优质磷矿资源,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开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发展循环经济。
2004年“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后,开阳便成为中国首个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2005年又被中国无机盐协会授予“中国绿色磷都”称号。
开阳县工信局工业经济运行协调与规划科负责人邓兴平介绍,开阳的磷化工“三废”主要来源于化肥制造和黄磷制造两个行业,包括磷矿渣、黄磷渣、粉煤灰和磷石膏、黄磷尾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
如何“变废为宝”,最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开阳的磷化工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由治到用”的探索过程。
比如,在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磷废渣,如果处理不好,将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为此,开阳县引导磷化工企业,对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升级更新,引进废渣循环利用系统。“目前,开阳已建成投产紫江水泥120万吨磷渣水泥、国华天鑫20万吨磷渣微粉、5万立方米仿石材。”邓兴平说。
还有废气的利用,邓兴平介绍,尾气作为原料和能源,可以生产出甲酸钠、黄磷等产品,不仅节约了成本,更加保护了环境。
在废气的利用上,开阳磷化工产业经过探索发展,也产生了一批“变废为宝”的项目。如,磷都公司黄磷尾气制2万吨甲酸和5000吨甲酰胺;青利天盟化公司利用黄磷尾气制7万吨甲酸钠;磷化工公司利用黄磷尾气制3万吨甲酸钠、3万吨甲酸钾、1万吨六偏磷酸钠;国华天鑫公司利用黄磷尾气制1000吨草酸酯、500吨乙二醇中试装置等。
►欢迎进入【粉体论坛】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bjyyx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