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综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热点综述
 
诺奖得主牵手中国石墨烯专家把脉千亿产业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6-04-18 08:39:19    浏览次数:
 
诺奖得主牵手中国石墨烯专家把脉千亿产业发展方向
       中新网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刘辰瑶)记者15日从第三届石墨烯高峰论坛上获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代表日前聚集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从学术和产业化视角探讨石墨烯、碳纳米管及其它二维材料的研究进展和产业发展现状。
       据了解,石墨烯集多种优异性能于一体,是主导未来高科技竞争的超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航天以及柔性电子等领域,可极大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换代,市场前景巨大。根据《中国制造2025》给出的石墨烯产业技术路线图,2020年石墨烯将形成百亿产业规模,到2025年整体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人民币。
       对此,在该次论坛上,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Novoselov)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范守善分别以“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和“怎么使碳纳米管材料实用化”为题作论坛主旨报告,共探千亿石墨烯产业的发展方向。
       诺沃肖罗夫在报告中指出,石墨烯和其他的二维材料可以构建形成二维材料的“博物馆”,将其组合可以得到特殊性质。
       “实际上,世界是由少数几种材料所决定的。例如电子器件用的硅材料,建筑材料用的钢等。”诺沃肖罗夫表示,如果将不同的性质整合到一起,就有了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但这种情况下仍然只是利用了一部分材料的优异性能。“理想情况下,可以按需设计材料的性能,选取具有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堆叠,构建任意的电子结构,任意的机械结构,形成非常复杂的复合材料,进而实现材料性能的控制”,诺沃肖罗夫直言,这是以前所做不到的,是从原子到产品进行制造。
       据范守善介绍,碳纳米管作为石墨烯的同胞兄弟,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近年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不断地展现出来。范守善称,碳纳米管可以做光学仪器,达到接近100%的吸光率。此外,碳纳米管薄膜的透光度好,可做成可穿戴性的仿真品,做一些植入式的导线,可用于一些外科手术。在加热器方面,碳纳米管可做柔性的加热装置,膜面积小,密度大,脉冲的响应快,加热和散热就都会很快。碳纳米管也可应用于锂电池。
       “从一维材料,二维三维网络来看,碳纳米管是最好的材料。”范守善表示,与富士康旗下的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清华大学团队的产学研结合,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碳纳米管触控屏产业化。已经生产3000万片。
       据悉,该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同承办。作为最大的赞助商,银基烯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诺沃肖罗夫赠送了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石墨烯模型工艺品。诺沃肖罗夫表示,祝愿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bjyyxtech)
中国粉体技术玩微信公众号 粉体技术网 bjyyxtech

 
相关信息 更多>>
石墨烯行业是否存在泡沫?狂热背后的冷思考2016-03-24
诺奖得主牵手中国石墨烯专家把脉千亿产业发展方向2016-04-18
​石墨烯的自白:我只想要发展,不要炒作2017-02-08
新材料“恩宠”不断,与非金属矿物和粉体材料何干?2017-03-09
石墨烯产业还没爆发,就已经产能过剩了?2017-03-13
这六种新材料正逐步替代轮胎制造传统材料2017-04-11
 
我要评论

人物访谈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热点综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