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西贺州: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打造绿色“重钙之都” |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6-03-24 11:32:05 浏览次数: |
|
|

2015年是我国碳酸钙行业发展极为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注定要被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广西贺州在我国传统四大碳酸钙产区外异军突起,“2015中国贺州石材碳酸钙工业展览会”盛况空前,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6亿立方米的大理石储量、31.2亿立方米的花岗岩储量,以及丰富的钾长石矿产资源,贺州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大理石原料——大理石板材和工艺品——大理石边角废料回收——重质碳酸钙超细粉——合成人造大理石”碳酸钙产业链,打造千亿元碳酸钙产业基地。截至2015年底,贺州重质碳酸钙粉体产量超过1000万吨,贺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粉体生产基地。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疯狂的石头”
在贺州市广阔的大地上,有着华南地区最大的汉白玉大理石矿山资源,远景储量达26亿立方米。贺州大理石有白色、灰白色、黄白色、灰黑色、黑色等类型,其中白色型占整个大理石储量的76%,为目前华南地区规模最大,是中国乃至亚洲少有的特大型白色大理石矿山之一,储存量和开采量位居全国前列。区内外石材客商都习惯把贺州白色大理石叫做“贺州白”或“广西白”。“贺州白”可与意大利大理石著名品牌“卡拉拉”相媲美。
但是,曾几何时,贺州漫山遍野的大理石,曾是当地人抱怨的“发财致富绊脚石”。“满山的石头,不能啃,也不能吃。”当地农民说,“那时候,人们想得更多的是田里能产多少稻子,能收多少油茶。”
1992年前后,平桂区西湾附近有人开始采掘石材,并且很快致富。“曾经无用的石头”,犹如一夜之间成了众人争相攀捧的“通灵宝玉”。一场肩背马驮的石材开发热迅速掀起,“疯狂的石头”拉开序幕。
然而,在贺州市石材产业轰轰烈烈起步时,广东的云浮已平步青云。仅1992年、1993年两年,这里的石材企业迅猛发展,增至2260多家,形成了年产板材850多万平方米、石材石粉70万吨的生产能力,石材工业年总产值达10亿多元。而即便到目前,贺州石材企业仅有344家,能称得上大企业的寥寥无几。
一样的石头,不一样的价格,这让贺州人深思。贺州的石材产业不仅产品整体在低端徘徊,石材加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被当地人诟病不已,原本绿水悠悠的溪流被一条条“牛奶河”代替,不禁让人痛心。大理石的边角废料讨人嫌隙,被弃路边;花岗岩只能粗加工、半成品出售,不值钱;石材业被说成是污染产业,难道贺州的石材注定成不了“白富美”?
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循环产业链
岗石又称人造石、合成石、再造石、工程石,它以天然大理石碎料、石粉为主要原材料,以有机树脂为胶结剂,经真空搅拌、高压震荡制成方料,再经过室温固化(固化时间在7天以上)、锯切、打磨、抛光等工序制成板材。
阿曼米黄、黑金花、奥特曼、蒙娜丽莎……这些美丽的名字正是贺州岗石的品种。它们色彩柔和、纹理清晰,很难想象这些漂亮的板材是由大理石的边角废料加工而成。花色、大小、形状都可以随客户喜好进行调配,价格却比大理石便宜几倍到十几倍。
多年前开挖大理石剩下的边角废料如今已成了板材的主要成分。这种岗石材料利用含70%的石粉加工生产而成,不但可以做到表面光滑,而且色彩造型都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更重要的是不含甲醛,可防火阻燃,还可隔热,更符合环保低碳的理念。贺州市钟山县招商局副局长张华说:“通过技术处理,石材加工产生的废弃石粉被广泛用于加工混凝土砖块、脱硫剂、一体化墙材等,变成香饽饽了。”
像中源石业这样的岗石企业,近两年在贺州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别的地方这方面的资源很少了,但是贺州目前储量很丰富。”一家企业负责人说,这也是近两年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统计,目前在贺州市板材及工艺加工企业达372家,2014年贺州市碳酸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7.8亿元,增长32.6%。今明两年,将有120多条人造岗石生产线投产,贺州市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人造岗石生产基地。
目前,中科院电子研究所研究的人造岗石微波快速固化实验小规模样机试验已完成,人造岗石固化时间可由原来的240~360小时缩短至1~2小时,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的人造岗石废渣循环利用和碳酸钙包裹缓释肥料工业化生产技术正在进行理论实验,若试验成功,可实现终端循环,驱动产业创新发展。
放眼未来,任重道远
纵观贺州市石材产业的发展历程,虽然目前的石材工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集矿山开采、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的企业却不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因此,贺州市在实现整合资源、整合生产、整合营销;加速石材工业产业化,拉长石材工业产业链;组建大型集团公司,做强做大石材产业工业园,促进石材工业产业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2015年,贺州市提出了将碳酸钙打造成为该市“两个千亿元产业”之一。立足石材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贺州市又科学提出了“12366”产业发展,将贺州打造成国内碳酸钙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国际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生产基地、国际最大的人造岗石生产基地。贺州碳酸钙千亿元产业园区已具备120条人造岗石生产线的建设能力,120条人造岗石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人造岗石生产基地,成为“中国岗石之都”乃至“国际岗石之都”。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贺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德明说,贺州的碳酸钙和新型建筑材料“两个千亿元产业”将按照产业起步、发展壮大和目标实现“三个阶段”推进,即“十二五”末,“两个千亿元产业”初具规模,碳酸钙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到2020年年底,即“十三五”末,“两个千亿元产业”发展壮大,碳酸钙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到2025年年底,即“十四五”末,“两个千亿元产业”跨越发展,碳酸钙产业产值、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产值应都能突破1000亿元,实现“两个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
►欢迎进入【粉体论坛】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