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院校联手开发合成立方氮化硼新工艺 |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5-07-14 10:48:20 浏览次数: |
|
|
(中国粉体技术网/班建伟)日前,天津大学新能源材料研究所与河北工业大学微纳氮化硼材料重点实验室合作,独创了室温常压合成立方氮化硼新工艺。新工艺取得了室温常压合成、颗粒超细和一步脱氢三大关键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立方碳化硼晶体
天津大学与河北工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开展了激光合成立方氮化硼的研发。他们利用激光辐照氨硼烷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合成超细(3.5纳米)立方氮化硼纳米颗粒,其粒径只有国际上最小立方氮化硼粒径的1/4.
在氮化硼基新材料的绿色合成、性能探索以及应用开发上,他们取得了三大突破:一是首次在室温常压下合成立方氮化硼,并且整个过程只需要10分钟;二是首次合成了超细立方氮化硼颗粒,且硬度达到了目前材料的最高值;三是实现了氨硼烷的一步快速彻底脱氢,为储氢材料的快速放氢提供了新工艺。
立方氮化硼是一种高硬度材料,广泛用作耐磨材料、高温材料和储氢材料。但立方氮化硼只在高压下才能保持稳定,合成立方氮化硼通常需要极高的压力(数十万个大气压)、极高的温度(1000℃~2000℃)和很长的时间(几小时甚至几天)。目前国际上合成的最小立方氮化硼粒径为14纳米。
据了解,国际上现有的立方氮化硼合成技术主要包括高温高压合成技术、化学气相合成技术、苯热合成技术和离子束溅射技术。其中高温高压合成技术必须使用催化剂来降低转变温度和压力,设备复杂、成本高;化学气相合成技术环境污染较大;苯热合成技术虽实现了低温低压制备立方氮化硼,但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离子束溅射技术反应条件难以控制,产物形态难以掌控。
►欢迎进入【粉体论坛】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