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岭土生产
世界主要高岭土生产国为美国、英国、巴西和中国等。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英国、法国、巴西等高岭土主要生产国的产量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对高岭土的需求却日益增加。据USGS统计,近年世界高岭土的年总产量大约在5 000万t左右(表1)。近年来,由于在造纸产业中碳酸钙和滑石粉的使用量逐渐加大,高岭土的市场不断被侵蚀,全球的高岭土产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而且由于巴西高岭土产量的异军突起,一些传统生产国如英国的市场分额被逐渐抢占,产量也逐渐呈下降态势。2009年世界高岭土总产量下降明显,达245万t,高岭土主要生产国中美国、德国、捷克产量下降较多,中国和英国产量保持稳定,而巴西高岭土产量增长了19万t。
在世界范围内,美洲是高岭土主要产区,高岭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左右;欧洲高岭土产量长期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
2 高岭土消费
目前,世界高岭土消费构成为:造纸45%,油漆、橡胶、塑料和密封剂10%,陶瓷16%,耐火材料15%,玻璃纤维6%,其他8%。埃默瑞斯英国公司高岭土产品消费流向:造纸填料37%、造纸涂料33%、陶瓷22%、油漆4%、橡胶1.5%、密封材料1.5%、塑料1%。世界、中国、美国高岭土消费结构对比见图1。
从图1可知,中国的高岭土消费结构与美国、世界的平均水平相差巨大。在陶瓷领域,中国消费比例达到55%,而美国和世界平均消费比例为15%左右,相差40%,主要原因是虽然我国高岭土的储量较为丰富,但能够用来生产高端高岭土产品的天然资源很少,大部分高岭土矿用于低端的陶瓷工业或填料。造纸领域,中国的消费比例约为30%左右,而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在45%以上,差距也较为明显。除高岭土矿产质量不高外,我国的高岭土企业对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不够、加工技术不高也是主要因素。
世界造纸涂料用高岭土需求量约800万t,北美占31%,欧洲占35%,亚洲占9%,日本占15%,南美占3%,其他地区占8%。
我国高岭土的总消费量约600万t,其中造纸用涂布级高岭土的需求量约50~60万t,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约40万t。近几年来我国涂布纸的消费量增长较快,而用于造纸的高岭土主要依赖于高价的进口产品,这对于我国造纸企业和高岭土企业均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3 高岭土市场价格分析
我国高岭土进出口价格对比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的高岭土进口价格基本维持在200美元/t,而出口价格在50美元/t以下,虽然近几年出口价格增长不少,但进出口价格差异仍然很大。这是因为我国出口的高岭土多为原矿和粗精矿,进口的多为高档涂布级高岭土及其他高档产品。
我国与美国主要高岭土产品价格对比见表2。由表2可知,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高岭土资源,但还处在低价出口资源,高价进口产品的阶段。与美国、巴西等世界主要高岭土生产国相比,其差距主要表现在资源质量和生产技术上,这是我国高岭土进出口平均价格存在巨大落差的主要原因。
4 高岭土贸易
世界高岭土主要出口国是美国、中国、巴西、英国等;进口国和地区主要有香港特区、台湾省、日本、意大利、韩国、泰国和荷兰等。美国是造纸级高岭土的主要出口国,近来巴西所占市场份额在不断增加,其他造纸涂料用高岭土出口国还有英国、澳大利亚等。2009年美国出口高岭土229万t(表3),其中78%是造纸涂料,少量是填料级和陶瓷级,主要销往欧洲(挪威、意大利、比利时、芬兰、瑞典)、亚洲(日本、台湾、韩国、印尼)、加拿大和墨西哥。2009年英国出口高岭土约93万t,主要销往欧洲市场,受美国和巴西的冲击,目前出口量和产量逐年减少。2009年巴西出口高岭土约260万t,大部分是精制土,主要销往欧洲、日本、台湾、韩国,有少量进入美国市场。2009年我国高岭土出口量约110万t,主要销往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国家。
国际上高岭土的消费市场分布很分散,大体上是经济越发达国家,高岭土的消费量越大。据测算,日本的高岭土年需求量约为130万t;加拿大年需求量70万t(全部由美国供应);亚洲的东南亚各国(含台湾地区)年需求量约85万t。2004~2009年世界主要高岭土进口国进口数量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中国、美国、俄罗斯都是高岭土进口大国,不同的是中国是从国外进口高端产品,价格高昂,而美国主要廉价进口大量高岭土原料,加工成高端产品后高价出口。巴西绝大部分高岭土矿用于出口。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主要高岭土进出口国的进出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5 高岭土市场发展趋势及建议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逐步企稳的大背景下,全球高岭土的需求量将缓慢增长,主要向高端产品移动。受运输、开采、燃料及电力成本攀升的影响,高岭土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的价格将会上涨。国际市场造纸用高岭土需求量均较大,随着涂布纸消费量的增长,这一领域将是国内外高岭土企业竞争的焦点。陶瓷用高岭土市场依然很大。
近几年来我国高岭土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世界高岭土行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学习和引进国外高岭土加工先进技术,在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努力缩小高岭土进出口差价,扭转高岭土贸易的不利局面。
本文作者:陈 阳,管俊芳,杨慧群(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郭 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川 成都 610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