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对接会现场(一)
项目对接会现场(二)
继第六届尾矿与冶金渣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于昨日成功召开后,2015年8月21日上午,衢州市项目招商对接会在衢州国际大酒店举行。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有力组织和衢州市人民政府的强力号召下,衢州市项目招商对接会有将近100位代表参加,项目对接会后,本届大会正式落下帷幕。
衢州市经信委副主任蒋建平发言
首先,衢州市经信委副主任蒋建平介绍了衢州市工业发展情况。蒋建平指出,衢州市工业经济产业主要由战略性新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两大块组成。战略性新产业包括:(1)新材料产业:其中,氟硅新材料产业是衢州整个工业经济中优势最明显、素质提升最突出的产业;(2)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是光伏产业。2014年,西安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欲在衢州实现光伏装机容量8-10GW,实现工业产值200-300亿元。(3)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要行业有空压机、掘进机械、节能装备、输配电、轴承、汽摩配等,衢州市全国最大、技术领先的空压机生产基地。(4)电子信息产业:是衢州的新兴产业,目前正在引进、培养中。
另据蒋建平介绍,衢州主要由五大传统优势产业:(1)金属制品产业;(2)新型建材:衢州市浙江最大石灰石储存基地,储量达到100亿吨,由此发展起来的水泥产业总产量已经达到2800万吨。另外还有化学建材、新型墙体材料、钙产业等(轻钙、重钙、石灰石正在整治和提升)。(3)优质水资源:据世界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SGS检测结果,衢州市水资源是SGS检测过的华东地区水质最好的地表水。(4)造纸产业:衢州市是全国最大特种纸生产基地;(5)绿色食品产业。
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区产业研究与招商中心常务副主任吴胜良在发言
就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区投资优势,园区产业研究与招商中心常务副主任吴胜良做了简要介绍。此外,吴胜良还介绍了当地推出的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向一般投资项目以低于成本价一半的价格供地的土地优惠政策,向政策经济导向型项目提供财政奖励等。
接下来,衢州当地企业也分别介绍了废渣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并与参会代表开展了积极热烈的交流互动。
浙江华友钴业总工程师刘秀庆介绍公司钴废渣综合利用情况
华友钴业是一家专注于钴、铜有色金属采、选、冶及钴新材料产品的深加工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四氧化三钴、氧化钴、碳酸钴、氢氧化钴、硫酸钴等钴产品及电积铜、粗铜等铜产品,钴产品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航空航天高温合金、硬质合金、色釉料、磁性材料、橡胶粘合剂和石化催化剂等领域。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钴化学品生产商之一,钴化学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华友钴业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在钴铜湿法工艺、钴新材料、环境保护领域拥有了国内一流的自主核心技术,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GB/T19022、GB/T15496和AQ/T9006管理体系的认证,为公司做强做大钴产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项目招商对接会开始前,参会代表一同参观了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园区建设展示厅。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
一、集聚区概况
浙江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于2011年3月获浙江省政府批复,是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中唯一以“绿色”冠名的集聚区。集聚区由“一核三片”组成,“一核”指市区核心区(包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高新园区、巨化集团,柯城园区、衢江园区、综合物流园区);“三片”分别指龙游工业园区、江山莲花山开发区、常山工业园区。其中,核心区里的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是集公路、铁路、水运为一体的交通枢纽型物流基地,是浙江省服务业试点示范项目、省服务业集聚区、省交通重点扶持物流基地。2012年8月10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并为“1个平台、1张蓝图、1套班子、多块牌子”,同年 10月15日,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正式挂牌运行。
集聚区核心区现有工业企业1007家,拥有巨化集团、明旺乳业、元立集团、开山股份、华友钴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190家,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70家,5亿以上企业23家,10亿元以上企业13家,40亿元以上企业3家,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2012年,核心区直接实施区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2亿元;工业总产值40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38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3亿元。
二、集聚区发展的功能定位、目标定位、发展目标
1、集聚区功能定位:“一城四区十基地”。“一城”是建设衢州特色产业新城,打造衢州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副中心;“四区”是建设成为新特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开放试验区、宜业宜居新城区;“十基地”即“两大国际级基地、三大国家级基地、五大省级基地”,即打造氟硅钴新材料产业基地、空气动力机械为特色的先进装备产业基地等“两大国际级产业基地”,打造绿色休闲食品和健康饮品产业基地、金属制品产业基地、高档特种纸产业基地等“三大国家级产业基地”,打造浙江省电子元器件及材料产业基地、浙江省光伏产业基地、浙江省现代综合物流基地、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基地、浙江省生态休闲旅游基地等“五大省级产业基地”。
2、集聚区目标定位:绿色产业新区 衢州东南新城
3、集聚区发展目标:按“高起点规划、分阶段推进”的思路和“一年攻坚落实、三年重点突破、五年较大变化”的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集聚区实现生产总值35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1300亿元,新增开发面积25.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包括巨化集团)实现生产总值28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1000亿元,新增开发面积16.4平方公里。到2020年末,集聚区实现生产总值70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2500亿元,新增开发面积67.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包括巨化集团)实现生产总值58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2000亿元,新增开发面积40.1平方公里。

代表们在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展示厅参观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布局图
园区荣誉墙
绿色产业集聚区企业展示
绿色产业集聚区企业展示
之后,参会代表还前往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参观考察了其水渣、钢渣综合利用情况。浙江元立集团(前身遂昌钢铁厂)成立于1991年,2001年企业改制组建集团,2003年到衢州进行异地技改,成立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形成集炼铁、炼钢、轧钢、循环发电及金属制品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现有员工17000余人、总资产超100亿元,具备年产铁水450万吨,钢500万吨,材500万吨,钉丝类、焊材类、标准件类、管材类金属制品250万吨的生产规模。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55亿元,利税13亿元。
元立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依靠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延伸和多元化的发展,创造产品优势、成本优势,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2005年起,公司先后上马了焦炭余热发电、烧结环冷发电、炼钢富余蒸汽发电以及余压发电、以汽代电项目,余热、余压、余汽发电装机已达27.6万kw,自供率达90%以上。目前,集团已形成钉类、丝类、网类、标准件类、焊材类、钢管类六大系列金属制品,产品种类达300余种、规格上千种,年生产能力达250万吨。元立的金属制品产业链之长为国内之最,从源头的矿石开采到炼铁、炼钢、轧钢再到圆钢钉、回形针等消费中端的金属制品,实现了一体化流程。
参会代表赴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参观考察
参会代表赴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参观考察
参会代表赴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参观考察
参会代表赴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参观考察
通过本届研讨会暨招商对接会我们发现,政府在努力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与会专家、学者在不断攻克更多技术难题,企业在积极探索更有利的项目解决方案,这似乎为固废综合利用打开了一扇更加广阔的门,现场建立起来的所有联系都有望通过这扇门为人们找到更有效的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循环发展之路。期待中!
►欢迎进入【粉体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