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拟2016年试运行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4-09-03 09:20:12    浏览次数:
 
    
       (中国粉体技术网/班建伟)近日,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在2014年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上透露,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计划于2016年试运行,配额由国家统一分配,局部省市先入场,未入场省市仍须完成分配的总量目标。
  “按照中央改革办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试点实操经验的基础上,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要加快推进。”孙翠华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完成《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正在内部讨论,10月上旬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计划于11月初上报国务院和中央改革领导小组。”
  据悉,为使碳交易各环节都有法律、规则依据并健康有序运行,《管理办法》还需一系列配套的实施细则来支撑,以排放配额总量控制为前提,形成一套完整的配额管理和交易制度体系。
  孙翠华进一步解释,这一体系的核心要素包括:覆盖范围、配额总量、分配制度、排放报告及核查体系、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信息披露机制、市场监管和调节机制等,各个要素之间环环相扣,互为支持。

碳排放纳入统计系统
  数据基础是碳市建设的决策依据。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CDM和碳市场管理部负责人郑爽表示,通过7个试点城市的建设,现已收集了2000余家企业近三年的碳排放数据,填补了我国在数据方面的空白,地方政府初步掌握了行业的排放状况和趋势。
  在试点的基础上,数据收集工作现已在全国范围全面铺开。孙翠华表示,国家发改委计划用2-3年的时间完成全国统一碳市的设计工作,除管理办法和配套细则,还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登记系统、温室气体核算方法等。
  据悉,在已发布的10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近期将至少发布3个行业的方法学,今年底或明年初还要发布十几个,这二十几个行业的企业方法学有望满足初期阶段的基本需求。

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进一步得到明确。
  孙翠华表示,明确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排放企业、核查机构、交易机构等参与方的职责,分工协作,也是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运行的重要内容。
  碳排放权交易是以减排为目的的市场工具,如何实现低成本减排,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价格,是碳交易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在统一碳市建设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裁葛兴安认为,在碳市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在总量控制、数据质量监管、法律规定和执行方面从严,但对市场这一块需要适度放松,因为新生市场需要一个培育和发展的过程。
       交易平台的创新可以交给市场来解决。试点需要尝试不同的创新机制,这样才具有可比性,才能为全国市场提供更有价值的经验。此外,碳的价格和企业的减排成本也可一并交给市场来解决。发展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对风险有不同的认知,才可带来对市场不同的预期,才有不一样的价格,才有交易和流动。而减排成本是企业发展的自身问题,需要在碳成本内部化的市场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试点将增加灵活性
  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计划于2016年试运行,配额由国家统一分配,局部省市先入场,其他省市可晚些进来,但未入场的省市仍须完成分配的总量目标。就试点与全国碳市的衔接,国家会加强与试点的沟通,并在相关政策制定中,对进入全国市场的时间节点、覆盖范围以及控排企业等方面给予试点更多的灵活性。”
  据悉,7个试点现已有了各自比较完备的交易体系,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工作进度,还有1-2年的发展期,在这期间试点还将在机制创新,以及在公开、透明等方面继续探索,为全国统一碳市建设提供经验。
  与国际相对成熟的碳市场相比,国内试点在两方面还需改进,一是制度和规则的全面公开、提前公开,不仅仅是管理办法,还包括配套细则,比如,拍卖怎么做,配额如何回购,拍卖资金的使用等等;二是碳信息的披露,信息是市场流动的基础,也是投资、交易的决策依据。这些信息的提前公开和披露,有利于改变参与主体和投资机构心理不稳的状态。
  全国统一碳市建立后,仍然需要有效的交易平台,而已有的平台是否会全部保留,未有定论。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交易所的地理位置和服务质量或效率,将成为考量的重要因素。


欢迎进入粉体论坛

中国粉体技术网微信公众号 粉子网 bjyyxtech

 
相关信息 更多>>
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拟2016年试运行2014-09-03
北川石材业撬动西南大市场2013-05-26
硅微粉有着诱人的市场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013-06-06
我国滑石粉出口面临挑战2013-09-20
电解铝产能投放增加,氧化铝进口量走高2013-10-16
白炭黑市场或将摆脱硅橡胶市场低迷影响,保持上涨态势2013-10-31
 
我要评论

人物访谈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热点综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