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水林教授谈非金属矿物的复杂性及非矿企业定位 |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4-04-23 08:47:55 浏览次数: |
|
|
(中国粉体技术网/刘莉)2014年4月17日下午,在2014中国非金属矿科技与市场交流大会同期举办的“粉体加工工艺与装备技术专题论坛”上,我国非金属矿加工领域的著名权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郑水林教授和众多非矿企业的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非金属矿粉体加工工艺与装备相关的技术问题。
首先,郑教授介绍了非金属矿物的复杂特点:
1、用途广泛。同一种非金属有多钟用途,能在多种领域使用;同一种用途,往往可以由多种非金属矿物来体现。可以概括为“一矿多用”、“多矿一用”。
2、加工工艺复杂。每一种非金属矿物的构成、晶形各不相同,因此加工工艺也因矿而异。一般应结合具体的用途来决定相应的加工工艺。
3、评价指标多样。评价非金属矿,不能用一种或是几种指标来概况所有的非金属矿,因为非金属矿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
4、尽量保有天然结构。每种非金属矿的形成,都是由特定的地质条件决定的,从而也形成了粒形、晶形各异,功用不同的矿种。为充分发挥每种非金属矿的功用,需在加工过程中注重保护非金属矿的天然晶形,破坏了天然结构,也就相当于失去了其固有和潜在价值。
5、由原料化向材料化转变。起初,每种非金属矿都是作为工业、生活原料而呈现其价值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成熟,“原料”的概念也需要革新。如果还是作为简单的原料来看待,那么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技术的领先机会、企业的竞争优势,更是越来越宝贵的矿产资源。因此,应该注重研究与应用的结合,注重向精深加工发展,促使非金属矿从“原料”向更有价值的“材料”转化。
针对想进入以及已经进入非金属矿领域的企业,郑水林教授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步:先定位,搞清楚原矿特性。
正如上面提到的,简单的对非金属矿进行分析检测并不能全面、准确的衡量一种非金属矿的价值。最好的是根据矿种特点、用途、行业前景、市场动态等方面信息,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综合分析后确定企业自身定位。
第二步:以用途确定加工工艺。
企业定位确定后,意味着产品的用途、市场定位也基本确定。那么,这时候就可以根据用途来确定用什么样的工艺来将原料矿加工成产品矿(粉)。
第三步:以工艺确定加工设备。
在明确企业定位、产品用途、加工工艺之前,仅仅凭借某一种矿就确定用某个品牌或是某款设备的行为往往会伴随着具大的风险。矿物加工工艺与设备多种多样,破碎、粉磨、提纯、分级、干燥等等,只有按照以上步骤确定了加工工艺后,才能选用合适的设备。如用球磨机破碎粉磨,如果对粒度分布要求不高,简单的粉磨就可以。如果要求高,那么就必须认识到球磨机的一个缺点就是总有粗颗粒无法被磨细,即使延长研磨时间,也会因为过磨达到动态平衡而出现团聚,不仅达不到效果,还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所以,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分级设备,避免过磨的同时达到理想效果。
因此,选用加工设备时应尽可能的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通过比较选择最优的设备,从而规避不必要的生产风险。
在郑水林教授作了以上介绍后,各参会企业代表针对自己生产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有关产品、设备、技术方面的问题,与郑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和讨论。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