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矿物的晶体结构
(中国粉体技术网/班建伟)9月10日,国际矿物学会矿物分类及新矿物命名委员会(IMA-CNMNC)传来好消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李国武教授发现的又一新矿物获得该国际组织的正式批准(批准号IMA2014-053),该新矿物发现于云南省华坪县境内一半风化碱性花岗岩中,是一种以半金属碲和钨、钾构成的全新成分和新结构的新矿物,这是首次在世界上发现该成分及结构的矿物,是目前唯一种K-Te-W的天然矿物,此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类似的天然矿物。
该新矿物以其特殊的成分命名为碲钨矿(Tewite),简化分子式(K1.5□0.5)Σ2(Te1.25W0.25□0.5)Σ2 W 5O19,斜方晶系,空间群Pban,晶胞参数a= 7.2715(9) Å, b= 25.870(3) Å, c= 3.8274(5)Å,Z=2, 新矿物晶体结构具有钨青铜型结构的衍生结构,WO八面体共顶角连接成六方环状孔道结构,孔道沿a轴延伸,K分布于六方孔道中,WO八面体柱间由TeO偏四面体中的弱键连接。单晶衍射观察到弱的卫星衍射点,发现有二维的非公度调制结构现象。可能是 K和Te 、W的占位(或变价)及空位变化导致了该矿物某种程度的调制结构。
半金属元素碲通常和金形成碲金矿或与硫形成硫化物或独立碲化物,此次发现的碲与钨、钾形成钨碲氧化物是目前第一次发现的天然矿物,该发现对于研究碲的晶体化学特性及碲矿新的独立碲床以及花岗岩型碲矿床新类型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是近年来矿物学中的重大新发现。
2013年9月,李国武教授等向IMA-CNMNC提交的氟钙烧绿石和氟钠烧绿石两种新矿物获得批准,李国武教授的“烧绿石超族新矿物研究”入选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相关链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室一直是我国结晶矿物学研究中心之一,在新矿物及矿物晶体结构研究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先进的测试技术以及创新实验方法,加之该实验室数十年来研究新种属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能对单体颗粒细小至70微米的细小微量矿物获取完整的X射线衍射数据及晶体学数据,为新矿物提交到国际新矿物及矿物分类委员会的表决通过奠定坚实基础。
►欢迎进入【粉体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