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科技发展
 
超细粉体表征方法及应用进展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4-07-14 10:24:34    浏览次数:
 
       超微粉体(又称超细粉体),通常是指粒径在1250 目(10μm)以下的粉体,又可分为微米粉体、亚微米粉体和纳米粉体,当固形物质粉碎至微米甚至纳米尺寸时,该粉体的物理、化学特性都发生极大的变化。超细粉体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70 年代中期,自80 年代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国外对超细粉体技术非常重视,并先后建立了粉体研究机构。
       在我国自上世纪80、90 年代开始才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机构和行业重视。目前,人们已将超细粉体的研究成果转化到电子信息、化工、轻工、冶金、复合材料、核技术、生物医学以及国防尖端技术等领域,大大推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随着超细粉体材料研究的深化,其地位在国民经济各领域越来越重要,今后在各行业尤其是一些新兴高科技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超细粉体的表征方法
       超细粉体的表征是进行粉体分析研究和加工应用的基础,包括粒度分析、比表面积的测定、化学成分及物理结构的表征和团聚体的表征等。
1.1 超细粉体的粒度分析
       颗粒粒度是指物料经过细分散后尺寸的状态,可以用于超细粉体粒度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激光衍射散射法、沉降法、电阻法和电镜法。
1.1.1  激光衍射散射法
       激光衍射散射法中应用最多的是激光衍射粒度仪,该仪器在假定粉体颗粒为球形、单分散条件基础上,利用光的散射现象测量颗粒大小,颗粒尺寸越大,散射角越小;颗粒尺寸越小,散射角越大。其优点是:测量范围广(0.5~300μm)、结果精确度高、测量时间短、操作方便、能得到样品体积的分布。缺点是:对于检测器的要求高、不同仪器检测结果对比性差、分辨率较低、不适于测量粒度分布范围很窄的样品。
1.1.2  沉降法沉降法
       在油漆和陶瓷行业是一个传统的测量方法,测量范围一般为44μm以上;用于沉降法的仪器造价虽然较低,但与激光粒度仪相比,其测量时间长、速度慢,不利于重复分析,测量结果往往手操作手法及环境温度影响,对于2μm以下的颗粒会因布朗运动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1.1.3  电阻法
       又叫库尔特法,适合于测量粒度均匀(即粒度分布范围窄)的粉体样品,也适用于测量
水中稀少的固体颗粒的大小和个数,所测的粒径为等效电阻径,测试所用的介质通常是导电性能较好的生理盐水。与其他粒度测定方法相比,库尔特法分辨率最高,而且测量时间短、重复性和代表性较好、操作简便误差较小;缺点是:动态范围较小、易被颗粒堵塞使测量中止、测量下限不够小,一般测量下限为1μm。
1.1.4  电镜法电镜
主要分为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扫描隧道电镜等。通过电镜扫描,可以直观的观测到颗粒形状信息,试验过程中要求颗粒处于良好的分散状态;要获得准确的结果,需要大量的电镜图片进行统计。
1.2 比表面积的测量方法
       在材料细分散的制备中,由于颗粒尺寸越来越小,形成了越来越多颗粒表面,引起表面能的巨大变化,用比表面积的概念把颗粒表面积与颗粒尺寸联系起来,即:体积比表面积= 颗粒总表面积/ 颗粒总体积;质量比表面积= 颗粒总表面积/ 颗粒总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粉体的比表面积可以通过浸湿热法、吸附法以及透过法几种方法来测量,采取哪种方法要根据测量要求和物料、设备等条件决定。
1.3 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的表征方法
       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准确,但是受限于化学稳定性好的粉体材料。相比之下,仪器分析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优点是景深大、图像立体、放大倍数高、制样简单、样品的电子损伤小,可直接探测样品表面成分,对微区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合X 射线多晶衍射法所建立的物相分析,可弥补一般的化学分析、原子光谱分析都只能确定样品中存在哪些元素,而不能确定这些元素组成了哪些物相的问题。
1.4 团聚态的表征
      团聚体的性质可分为团聚体的尺寸、形状、分布、含量;团聚体的气孔率、气孔尺寸及分布;团聚体的密度、内部显微结构、强度;团聚体内一次颗粒之间的键合性质等[ 3 ]。目前常用的团聚体表征方法主要有显微结构观察法、素胚密度- 压力法以及压汞法等[ 8 ]。
2 超细粉体的应用进展
       超细粉体材料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其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如电子信息、轻工、化工、军事、中医药、农业及食品等。
2.1 在电子信息行业中的应用
      在电子信息行业中,超细粉主要用于制备磁记录材料、电子浆料以及电子陶瓷材料。采用超细粉体制备的磁记录材料具有稳定性好、图像清晰、信噪比高、失真小等优点。在磁记录元件的涂层中用LaF3 超细粉作为固体润滑剂,可使涂层及磁头寿命大幅提高。用于导电浆的导电性粉末有Au、Pt、Pd、Ag、Cu、Ni 等;用于介电浆的粉末有BaTiO3、TiO2 等;用于电阻浆的粉末有RuO2、MoO3、LaB6、C 等。我国自行生产的电子浆料远不能满足要求,每年要依靠一定数量进口电子浆料,电子浆料是未来超细粉重要的应用之一。在电子陶瓷材料方面,通常是以BaTiO3 或钛酸锶钡为主要成分,添加其他微量元素,具有优良的光、电、磁性能,广泛用于电容器、电光器件、铁电存储器等电子元件的制备。
2.2 在军事工业中的应用
       在军事工业中,超细粉体由于表面积增大,活性增强,各种反应易于进行,而且反应充分,因此,采用超细燃料加入火箭推进剂中,可以大大提高推进剂的燃烧速率,改善药体的力学性能,从而提高火箭发动机的命中精度和威力,对实现国防现代化极为重要。
2.3 在轻工、化工中的应用
       由氮化硅超细粉为原料制造的复合材料材,抗裂系数、抗折强度、耐压强度和硬度都都较好在工业行业中制造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用滚珠、俄罗斯产离心泵用端部密封件、切削工具、耐磨喷嘴、透平的叶片及耐火制品等。
采用TiO2 超细粉制成的超细薄膜光电性能好,用于新型太阳能电池,不仅能满足薄膜电极要有一定的厚度、大面积平整度好以及粗糙度因子高等要求,而且所需实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随着化学工业对环保意识的提高,超细粉体材料用作废气、废水处理将成为未来环境保护发展的趋势。
3 超细粉体应用前景展望
       目前,超细粉体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优势突出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在行业起步晚、起点低的情况下,国内超细粉体加工技术、产品质量及理论研究等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研究的深化及拓展,未来超细粉体要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新材料科学、医学、化工、军工、电子、航天等领域的交融使得其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欢迎进入【粉体论坛

\

 
相关信息 更多>>
超细粉体表面包覆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2013-08-08
超细粉体材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二) ——表面化学改性2013-12-25
超细粉体材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一) ——表面包覆改性2013-12-25
超细粉体材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三)——机械力化学改性2014-01-06
超细粉体材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四)——胶囊式改性2014-01-10
超细粉体材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五)— 高能改性法2014-01-15
 
我要评论

人物访谈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热点综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