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金属矿应用 > 菱镁矿 > 产业新闻
 
辽宁菱镁矿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来源:中国建材报    更新时间:2014-01-02 09:25:44    浏览次数:
 
       辽宁菱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海城、大石桥、岫岩、凤城、宽甸、抚顺等地区,目前已经地质勘查的矿区有12个,保有储量约26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85%、世界总储量的20%,目前辽宁菱镁矿石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辽宁菱镁矿品位高,杂质少,工业利用价值高。在已探明的总保有储量中,LM-46、LM-45品级菱镁矿储量占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其中LM-46品级以上的菱镁矿占总储量的40%左右。此外辽宁省菱镁矿资源集中,矿床巨大,如海城、大石桥菱镁矿带的矿体长50km,宽2km~6km,而且埋藏浅,适合露天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另外,矿带处于经济发达的辽南地区的丘陵地带,公路、铁路运输十分方便。这些有利条件使辽宁的菱镁矿采矿业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我国乃至世界的菱镁矿石生产、供应基地。
       我国的菱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辽宁,依托于镁资源优势,辽宁镁质材料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近10年,镁质材料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发展成为辽宁省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性行业。由于镁质耐火材料领域最有竞争力的资源就是菱镁矿,因此辽宁镁质耐火材料的产量和出口量已居世界首位,辽宁已成为我国镁质耐火原料和镁质耐火材料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基地。辽宁的镁质耐火材料现状主要反映了我国的状况。
       辽宁镁质材料产业已形成勘查、开采、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开发生产有菱镁矿石、镁质耐火材料原料、碱性定形耐火材料、碱性不定形耐火材料、熔剂、镁质化工材料、金属镁及镁合金等七大系列,几百种产品。截至目前,辽宁省共有各类镁质材料生产企业600多家,拥有资产总额180亿元,从业人员近16万人。据统计,2007年全省生产各种镁砂及制品9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5亿元,出口创汇6.8亿美元,实现利税37亿元。其中,镁质耐火材料产业在镁质材料产业中占有绝对优势,2007年辽宁省已有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4家,其中5家实现利税亿元。镁质化工材料尚没有形成生产规模,但发展势头较好,2007年辽宁省涌现出25家镁化工生产企业,年产值近5亿元。金属镁和镁合金产业刚刚起步,有生产企业8家,产品涉及镁合金铸件、镁粉、铝镁合金粉、镁合金薄板等,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
一、存在问题
(1)镁产业链结构不合理
       辽宁菱镁矿产业链的产品结构单一,主要产品是轻烧氧化镁、烧结镁砂、电熔镁砂等镁质耐火原料。从产品结构来看,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低科技含量产品多,高科技含量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雷同产品多,特色产品少。目前辽宁省镁质材料初级产品占全行业年产量的7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较少,镁阻燃剂和镁晶须等镁化工、金属镁与镁合金及其深加工等高附加值的非耐火镁质材料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收入不足1%。即使是镁质耐火材料行业,高纯氧化镁、高纯镁砂、高体积密度烧结镁砂(>3.4g/cm3)和大结晶电熔镁砂的比例很少。硫酸镁、氯化镁、氢氧化镁、氧化镁、碳酸镁及保健品中补镁的有机镁化合物等高附加值的试剂级、医药级与食品级镁化工系列产品尚没有涉及。金属镁与镁合金及深加工产品,特别是镁合金压铸产品还处于产业化开发阶段,变形镁合金和快速凝固镁合金及其产品处于空白。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一是高科技人才短缺,且流失严重,未能形成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目前辽宁省镁质制品行业仍然是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国营和民营等多种形式同时并存,许多企业的科研能力非常薄弱,甚至在没有专业人员技术指导的条件下盲目生产。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镁质材料行业从业人员16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仅有250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56%。二是科技投入不足,不能有力支持创新活动的开展。全行业每年科研开发费用仅为3500多万元,占年销售收入的0.5%,与国外一些同行业大公司6%~7%的研发费相比,明显偏低。三是企业研发机构数量不足,建有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的企业不到30%,大部分企业不具备研发能力,许多关键技术不能掌握,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由于技术原因,优质产品比例小,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差。镁质材料产品质量下降,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主要靠高能耗、低价格来竞争,技术竞争力不强。
(3)镁资源利用率较低
       由于受利润最大化的驱动,镁质材料生产厂家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造成镁质资源采剥失调现象非常严重。目前广泛开采使用的多为特级、一级的菱镁矿,而这些高品质的矿粉和低品位的矿石常常被当作废石堆积,造成了镁质资源的浪费。
(4)产品生产能耗高、污染严重
       目前镁质材料行业能源消耗较大,特别是轻烧氧化镁、使用固体燃料的烧结镁砂和电熔镁砂等初级产品能源消耗大。镁质材料行业的废物主要包括开采中的粉矿、低品位矿石和废岩及生产耐火材料过程中排放的粉尘、二氧化碳气体和余热。据统计2005年,全行业形成粉矿115万吨,利用40万吨;低品位矿石115万吨,利用30万吨;废岩1150万吨,利用10万吨;回收粉尘22万吨,利用5万吨;排放二氧化碳气体600万吨,回收利用2万吨;产生预热折成标准煤196万吨,利用预热折成标准煤20万吨。粉尘、烟尘落到田野形成硬壳,使土壤板结,导致粮食和水果大幅度减产。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形成温室效应,引起局部环境的恶化。
二、应对策略
       根据目前辽宁镁质耐火材料产业优势突出,而镁化工、金属镁及镁合金材料产业刚刚起步甚至空白的特点,辽宁发展镁质材料产业的应对策略是:
       紧紧围绕镁质耐火材料、镁化工、金属镁及镁合金等三大产业,重点实施镁质耐火材料产业的技术整体提升、镁化工产品的开发与扩大应用、金属镁与镁合金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培育与促成等三大战略,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力争利用5~10年左右时间,把辽宁建设成为世界级的镁质耐火材料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镁化工材料生产基地和新兴的镁及镁合金生产基地。
      实现菱镁矿开采的有序化和分类分级使用的合理化、镁质材料产品生产的多样化、产品质量的高档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单一的镁质耐火材料为主,逐步发展形成镁矿石、镁耐火材料、镁化工材料、金属镁与镁合金及其深加工、镁相关装备、产品开发和应用的规模化、精细化完整产业链。

 
相关信息 更多>>
辽宁专家院士深入大石桥菱镁企业,为菱镁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2013辽宁院士专家行2013-11-22
辽宁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荣获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殊荣2013-12-16
辽宁菱镁矿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2014-01-02
“中国镁都”辽宁大石桥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4-03-04
2013年辽宁省镁砂产销统计分析2014-04-29
辽宁抚顺首次发现大型菱镁矿,潜在经济价值数亿元2014-11-06
 
我要评论
非金属矿应用
石英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石墨
云母
珍珠岩
沸石
石棉
膨润土
硅灰石
菱镁矿
萤石
水洗高岭土
煅烧高岭土
蛭石
长石
硅藻土
海泡石
水镁石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