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金属矿应用 > 膨润土 > 技术成果
 
P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3-09-28 22:53:04    浏览次数:
 
(山东理工大学/张珍一,刘曙光,赵莎莎,刘丹丹)纳米复合材料(Nanocomposites)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Roy等人提出的,是指复合材料中分散相尺度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的复合材料。最早的聚合物/层状硅酸盐(PLS)纳米复合材料是在1986年由日本丰田公司制得,即聚酰胺/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由于PLS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各种聚合物/层状硅酸盐材料不断被开发研制。
        PP具有密度小、刚性好、强度高、耐挠曲,以及有高于100℃的耐热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等优点, 是国内外产量大、应用领域广泛的通用塑料。但是PP也存在在低温耐冲击性较差、易老化、成型收缩率大等缺点。本研究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PP/O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加工工艺的控制尽可能的使膨润土均匀的分散在有机体中,使得两者的界面很好的结合,从而改善PP的力学性能并提高其阻燃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及仪器
        主要原料:天然膨润土(山东潍坊);PP(工业品,山东广垠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磷酸铵(APP)(工业纯,淄博赛达阻燃材料有限公司);焦磷酸钠,碳酸钠,稀盐酸(均为分析纯,天津市河北区海晶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己内酰胺,1827(均为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
        主要仪器:分析天平(AR2140型,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HH-4型,江苏金坛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循环水式真空泵(SHZ-D,巩义市英峪华仪器厂);电热恒温干燥箱(DHL-1002型,山东龙口市先科仪器公司);双螺杆挤出机(螺杆直径:35mm,长径比40:1,南京科普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塑料预塑注射成型机(SZ-45-400DC型,宁波市金星塑料机械厂)。
        1.2 OMMT的制备
        将天然膨润土经过提纯后制浆,加入10 wt%的无水碳酸钠在65℃条件下钠化2.5 h,制得高纯度钠基膨润土。将100 g钠基膨润土加入到1000 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适量的己内酰胺与1827组成的的复合改性剂,调节pH为6,在75 ℃条件下恒温2.5 h,抽滤干燥制得OMMT。
        1.3 P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PP、OMMT、APP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调节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分别为160 ℃、165 ℃、165 ℃、170 ℃、170 ℃、175 ℃,喂料转速和螺杆转速分别为24 r/min和240 r/min,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后造粒注塑成型,得到PP/OMMT纳米复合材料标准样条。
        1.4 测试与表征
        采用德国Brucker公司的D8-ADVANCE多晶衍射仪对样品进行结构与物相分析;采用Sirion20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形貌;采用WDW102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XCJ型悬臂梁冲击试验机等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采用水平垂直燃烧仪测定其阻燃性能。
        2 结果讨论
        2.1 XRD分析
\
图1 膨润土的XRD谱图
        图1为膨润土原土、钠化后的膨润土、己内酰胺改性的膨润土及己内酰胺与1827复合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的XRD谱图。由图1可以看出,膨润土原土的层间距为1.51 nm,属于典型的钙基膨润土;钠化以后膨润土的层间距变为1.24 nm,为钠基膨润土,这表明膨润土的钠化效果良好。钠基膨润土经过己内酰胺复合改性后,层间距为1.26nm,与钠基膨润土的层间距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己内酰胺未进入到膨润土的层间,即单独使用己内酰胺不能对膨润土进行改性;使用己内酰胺与1827复合改性膨润土后制得的OMMT层间距增大到3.81 nm,并且衍射角向小角方向偏移,这说明己内酰胺与1827分子链与膨润土片层间的钠离子发生交换,进入到其层间从而撑大了其层间距。
        另外,用己内酰胺和1827复合改性得到的OMMT在小角附近还有一个2.2nm的衍射峰,这可能是1827单独插入到膨润土的片层间所形成的,当己内酰胺与1827的分子链复合插入膨润土片层后,其层间距进一步增大至3.81nm。    
        2.2 SEM分析
\
 
图2 PP、PP/OMMT、PP/OMMT/APP的SEM图像
 
        图2为PP、PP/OMMT、PP/OMMT/APP的SEM图像,其中A、B是纯PP的SE图像,C、D是加入2 wt%的OMMT后材料的SEM图像,E、F是加入2 wt%的OMMT和18 wt%的APP后材料的SEM图像。由图2可以看到纯PP图像较为平整光滑,加入OMMT后材料的SEM图像呈现明显的层状条纹,且片层分布较为均匀,这表明该OMMT在PP中分散效果较好,且两者有较好的相容性。在高倍镜下可观察测量出层状条纹结构的平均间距在80nm左右,属于纳米复合材料的范畴,加入阻燃剂APP以后,复合材料中依然存在层状条纹结构,且其间距较不加APP的变化不大,这说明加入APP后得到的PP/OMMT/APP体系仍然是纳米复合材料。
        由XRD分析可知在PP/OMMT纳米复合材料中,OMMT的层间距由3.81 nm增大至5.12 nm,即PP大分子链插入到OMMT片层间,形成插入型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图2的SEM图片可知,存在大量的间距在80 nm左右的片层结构,这是由于PP大分子链在经双螺杆挤出时受到剪切力作用进入到OMMT片层间,随着大分子链的不断插入,膨润土片层间距不断增大,最终完全剥离开,从而形成了剥离型的纳米复合材料,因此OMMT在PP中以插入型和剥离型两种状态存在。
\
图3 纯PP、PP/OMMT的缺口冲击断面的SEM图像
        图3为纯PP、PP/OMMT的缺口冲击断面的SEM图片,其中OMMT的加入量为2 wt%。纯PP的断面比较平整,且存在着微小的气孔,加入2 wt%的OMMT以后其断面呈现层状的结构,断面颗粒团聚现象不明显, 气孔小坑也少,显示了颗粒与基体很好的结合性,当材料收到冲击的时候,在外力的作用下,在缺口处产生微小的裂纹,裂纹在应力下不断的向材料内传递,当应力传递到片层的边缘时在此处造成应力集中的现象,产生众多的裂纹,裂纹不断发展前进当遇到其他的片层时,裂纹终止。要想使材料断裂,裂纹需不断的产生,这就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因此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也会有所提高。
        2.3 力学性能分析
        图4为OMMT含量对P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的关系,由图4可见在PP中加入OMMT以后,材料的拉伸强度的和缺口冲击强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当OMMT加入量为2 wt%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24.53 MPa,较纯PP提高41.17%,以后随着其加入量的增大而有所下降;当OMMT的加入量为2 wt%左右时,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6.65KJ/m2,较纯PP提高24.53%,超过2 wt%以后,缺口冲击强度下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过剩的OMMT颗粒在PP中不能剥离开,以非纳米尺寸分散于基体中,从而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所下降。综上可知, 当OMMT的加入量在2 wt%左右时,制得的P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
图4 P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OMMT含量的关系
         2.4 阻燃性能分析
表1 材料的燃烧速度
样品组1 水平燃烧速度
/mm/min
样品组2 水平燃烧速度/mm/min
PP 15.23 PP 15.23
PP/1%OMMT 14.23 PP/22%APP 8.56
PP/2%OMMT 11.42 PP/20%APP/2%OMMT 7.63
PP/3%OMMT 11.48 PP/18%APP/2%OMMT 8.32
PP/4%OMMT 10.16 PP/16%APP/2%OMMT 8.67
        表1为不同材料在CZF-3水平垂直燃烧仪上测得的水平燃烧速度,由表1中样品组1可知,随着OMMT的加入量的不断增大,复合材料的水平燃烧速度逐渐降低,即其阻燃性能越来越好,这主要是因为OMMT片层分散于PP中,隔绝了PP表面与外界的热与质的交换,起到一定的阻燃作用[7]。当OMMT含量超过2 wt%时,燃烧速度降低变慢,这是因为OMMT含量过高时,剩余的OMMT不能以剥离的状态存在与基体中,因此其阻燃效果也会降低。
        由表1中样品组2可以看出,加入阻燃剂APP后,材料的水平燃烧速度明显降低,当保持总的添加量不变时,用2 wt%的OMMT取代APP后,所得复合材料的水平燃烧速度明显降低;当保持OMMT添加量为3wt%时,降低APP的添加量至16 wt%左右,所得复合材料的水平燃烧速度与单独加入22wt%的APP相近。由此可得OMMT能有效阻燃PP,OMMT与APP复配使用可显著降低阻燃剂的用量。
\
图5 材料燃烧后碳层的SEM图片
        图5是材料燃烧后碳层的SEM图片,其中A、B为组单独使用添加APP燃烧后的的图像,C、D组为添加了APP和2 wt% OMMT燃烧后的图像。从图5可以看出单独添加APP制得的复合材料燃烧后碳层表面较为光滑并伴有小气孔。这是因为由于在燃烧的过程中,基体不断的熔融,熔融基体与产生的酸源气源等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并产生大量的不燃气体氨气和水蒸气等,这些气体会在熔体粘度较低的地方推动发泡膨胀,随着燃烧的进一步进行,这些气体能够迅速的冲破炭层,因而在SEM照片中可发现很多的小孔洞,此外这些气体还可以稀释周围氧气浓度,抑制燃烧。
添加了OMMT以后,残留碳层表面除了小气孔外,还有片层状的褶皱出现,这是因为在燃烧过程中OMMT片层向表面迁移形成的。这些OMMT片层有效地阻隔PP分子与周围环境进行热量及氧气的交换,并与APP产生协同阻燃作用,大幅度的增强了材料的阻燃效果。
        3 结论
        3.1 使用己内酰胺与1827复合改性膨润土可以制得性能良好的OMMT,OMMT的最大层间距可达到3.81nm,适用于塑料改性。
        3.2 PP在熔融挤出条件下可以插入到OMMT片层间并使部分片层剥离开,制得PP/OMMT纳米复合材料。与纯PP相比,P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且当OMMT加入量为2 wt%时,所得P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3.3 OMMT能有效提高PP的阻燃性能,采用OMMT与APP协同阻燃PP可较显著的降低阻燃剂总用量,适于工业生产。


(桂林非金属矿加工与应用技术交流会,发表于中国粉体技术杂志)


 
 
相关信息 更多>>
P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2013-09-28
 
我要评论
非金属矿应用
石英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石墨
云母
珍珠岩
沸石
石棉
膨润土
硅灰石
菱镁矿
萤石
水洗高岭土
煅烧高岭土
蛭石
长石
硅藻土
海泡石
水镁石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