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石英是半导体、光伏、精密光学、光纤通信及高端照明等高新技术产业不可缺少且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材料,已成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高纯石英是选出来的,还是找出来的?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纯石英的找矿问题,设立了不少项目;企业更是等米下锅,无论是业界龙头企业还是民间资本均对高纯石英项目兴趣浓厚。
但是,在实际找矿工作中,地质人员遇到的往往不是“找石英”的问题而是石英是否“高纯”的问题。由于纯度要求高,在野外靠经验、靠肉眼已经难以满足取得直接找矿突破的需要,而一般的实验室也难以达到99.995%这样的测试精度。
中国可能用作高纯石英原料矿的大型石英类矿产地分布简图
如何圈定矿体更是成为难题,因为高纯石英还不是一个矿种,也没有相应的勘查规范,边界品位如何确定,共伴生组分、有害物质、可采厚度等基本的勘查评价指标都没有现成标准可参照。
因此,对于“高纯石英是选出来的还是找出来的”这样的问题,也无须多费笔墨,因为,矿(无论什么类型的矿)既是“找”出来的,也是“选”出来的,二者不可偏废。
先找矿,还是先选矿?
选矿选的是矿物,采矿采的是矿石,(勘)探矿探的是矿体,而找矿找的就是矿产(资源)。这既是矿业产业链不同阶段的概要区分,也是分工明确的具体体现。
先找矿还是先选矿,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找矿、选矿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过程。选择性地利用某些特殊的石头,不就是最直接最朴实的“选矿”吗。显然,认识到不同的石头具有不同的功能,这一过程无疑是漫长的,但其本质就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因此,要严格区分“先找矿还是先选矿”,不但在历史上难以区分,在现实中也似无必要。
之所以区分出“找矿”与“选矿”,诚然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具体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使用的工具更是名类繁多,绝不是一块石头砍砸到底的。这就必然带出找矿、采矿、选矿的技术分类。
制定矿产资源目录清单的必要性
近年来,高科技矿产、关键金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等新名词、新概念的提出,也是更多地考虑到了其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而淡化了自然属性。“高纯石英”实际上也淡化了其自然属性,因为高纯石英可以来自于石英岩、石英砂、脉石英、石英砂岩、粉石英等“自然属性”不同的原材料,强调的是其“社会属性”(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十分重要)和“经济属性”(即价格昂贵)。
尽管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要兼顾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在矿种及亚矿种分类问题上“一碗水端平”还是十分困难的,肯定会增加管理难度,但这些无疑是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所不可避免的,应该加以重视,加强研究,及早部署,以免一些珍贵的矿产资源被浪费掉了,或者高价值矿产被低水平、低端化利用了也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高纯石英”因为不是独立矿种,不可能有探明的储量,也就不可能摸清其资源家底。科学制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矿产资源的目录清单,理清不同矿种的轻重缓急,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助力找矿及高质量开发利用,不但是当务之急,也是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基本保障。
资料来源:《王登红,王岩.由高纯石英找矿问题引发的矿产资源分类新思考——筑牢新质生产力与资源安全之基.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2025,0(1):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