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黔东南州境内石英砂(二氧化硅)主要分布于凯里、丹寨、黄平等县市,其中以凯里市分布较为集中,全州已探明资源储量约4亿吨,占全省的66.66%,占全国的23.95%,居全省第一,远景资源量约10亿吨。
依托石英砂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黔东南州围绕硅石开采洗选提纯(硅砂)、初级加工(玻璃原片)、精深加工(光伏组件、电子玻璃、汽车玻璃),着力打造硅精深加工(玻璃为主)产业链。
今年1月至8月,黔东南州硅精深加工(玻璃为主)产业规上企业18户、总产值14.54亿元,增长98%,占全州规上企业总产值的4.8%,提高2.1个百分点,预计今年产业实现总产值达40亿元以上。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黔东南州着力夯实产业发展平台。在凯里炉碧经开区规划6100亩建设玻璃产业园,推动以黔玻永太、海生玻璃、凯荣玻璃为重点的玻璃制造产业发展,打造玻璃制造产业聚集区。在丹寨金钟开发区建设硅系材料产业园,推动以思飞硅基新材为重点的硅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打造硅系材料产业聚集区。
目前,黔东南州硅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已建成投产凯里黔玻永太日产125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凯里海生玻璃日熔2×7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单线)、凯里凯荣玻璃技改3个项目,凯里黔玻永太2×1800吨/日光伏玻璃生产线、凯里中清集团6GW N型高效电池智能制造项目等项目正在建设,签约拟建项目包括凯里美之选2×1250吨/日超白压延玻璃生产线、海生玻璃2×1250吨/日光伏太阳能玻璃生产线、其亚铝业8GW单晶硅棒、其亚铝业8GW光伏切片等项目,在谈广东泉为科技年产150万吨超薄超透太阳能装备用双玻基板、广东泉为科技5GW高效光伏组件3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片及1GW硅片生产线、中核汇能4×1250吨/日光伏玻璃生产线、闽源锰业10万吨工业硅生产线、丹寨金晶科技2条TCO(透明导电膜)镀膜玻璃生产制造等项目。
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的过程中,黔东南州对接科研院所,促进硅精深加工产业创新。推动凯里市与蚌埠玻璃研究院联合制定玻璃产业发展规划开展玻璃产业研究,促进玻璃产品研发向纵深推进。
下一步,黔东南州将坚持走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道路,面向光伏发电等行业需求,以光伏玻璃等重点玻璃产品为牵引,进一步向光伏组件等下游环节延伸,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积极构建硅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加快推动该州硅精深加工(玻璃为主)实现大突破。
资料来源:天眼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