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石是一种富钾的2:1型层间缺失的二八面体硅酸盐云母类粘土矿物,又称之为水白云母,属于两个硅氧四面体夹一个铝氧八面体(即T-O-T)结构,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Al2O3、K2O,含有结构水和多量的吸附水。
1、伊利石的性质
伊利石粘土矿石中主要矿物为伊利石(含量最高可达90%),其次为石英、绢云母、地开石、高岭石、锐钛矿、黄铁矿及褐铁矿等矿物。
天然伊利石多呈鳞片状块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浅灰石、浅黄绿色;新鲜(矿石)硬度1,采出后多变为1.5~2;油脂光泽,微半透明,贝壳状断口,密度为2.6~2.9g/cm3,不具膨胀性及可塑性,耐热程度不高,在500~700℃失去化合水,750℃全脱水,伊利石晶体结构遭破坏。
2、伊利石加工利用技术
天然伊利石矿资源大多含有杂质,因此加强伊利石提纯加工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目前,伊利石的加工利用方法主要有人工拣选、浮选、重选以及表面改性等。
对伊利石含量较高的原矿一般根据矿石油脂光泽的强弱、颜色和白度的差异进行人工拣选。对于含黄铁矿的伊利石可以用浮选方法分离。在原矿破碎之后进行捣浆,加入适量分散剂使伊利石分散,然后用黄药类捕收剂捕收黄铁矿。如果伊利石中含有褐铁矿等染色杂质矿物,可用漂白法增加其白度,具体方法是用草酸作PH调整剂,以硫代硫酸钠(保险粉)作还原剂。
伊利石提纯的关键是与大量的石英分离。虽然伊利石与石英的密度相近,但它们的粒径和粒形相差较大。伊利石为片状,石英为粒状;伊利石颗粒均在0.2mm以下,而石英颗粒主要分布在0.2~2mm之间。因此,可采用重选方法利用沉降速度的不同达到伊利石和石英分离的目的。还可以采用小直径水力旋流器进行伊利石和脉石矿物的分离,通过改变水力旋流器直径、溢流口和沉砂口尺寸、进浆压力、浓度等工艺条件,达到伊利石与脉石矿物的分离。
伊利石精矿矿浆在弱碱性条件下呈悬浮状态,在弱酸性条件下才自然沉降。
伊利石粉体用作塑料和橡胶的填料时还要根据不同的聚合物体系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与高聚物基料的相容性。伊利石的表面一般呈酸性,因此,多选用硅烷偶联剂。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