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3小时成交额500万元!中科院试水专利拍卖
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8-03-20 09:36:29    浏览次数:
 
  可将大部分甲醛在室温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没有甲酸、一氧化碳等副产物,甲醛转化率可达100%。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专利“一种用于室温消除甲醛的催化剂”完成了中科院历史上首次成果现场拍卖会的“第一锤”买卖——经过十轮竞拍,这一起拍价为40万元的专利最终以50万元成交。
  
  在16日上午举行的中科院专利成果首场拍卖会上,类似于上述溢价20%成交的项目不在少数。根据官方统计,3个小时之内共有28项专利成交,总价达到503万元,单个最高成交价60万元。
  
  据了解,本次拍卖会是中科院面向全国大规模拍卖专利活动的开端。接下来,来自中科院院属57家机构的932项专利技术成果还将走入江苏、浙江、福建、上海、深圳等省市,以专场的形式展开拍卖。
  
  100多家企业“争抢”28项专利,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为提高专利与省市重点行业契合度,中科院已经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参拍专利与各地提交的企业技术需求进行自动匹配。中科院知识产权运管中心主任隋雪青告诉记者:“我们将近千项成果梳理出几大领域,并筛选出关键词;同时,也将有竞标意向的企业按领域分类,并标注重点,系统自动匹配专利和企业,提高对接成功率。”
  
  对拍卖主办方中科院和山东省科技厅来说,成交只是转化的开始。隋雪青说:“竞拍成功的企业,后续要与专利所有人对接,会同中科院专家解决产业化难题。”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也表示,竞拍成功的企业,山东省科技厅将跟踪专利的落地情况,从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中给予支持,最高扶持500万元。
  
  作为“科研国家队”,中科院有近12万名科研人员,4.6万项存量专利,为什么选择用大规模拍卖的形式转让专利?
  
  隋雪青表示,企业获得专利主要有3种实现方式:第一是许可,企业已有产品,得到专利许可后,产品上市就不会侵权;第二是参与竞买,拍卖是一种快速的成果转让方式。中科院此次大规模拍卖专利是首次尝试,就是为了推动所属科研院所成果快速产业化;对于价值更高的专利,一般采用第三种协议转让形式,企业与发明人深度交流,共同探讨产业化进程,发明人可能要长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在现场竞拍之前,这932项专利技术已经在线上交易平台——点拍网进行了15天的集中展示,并初步达成了部分交易意向。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中国粉体技术网微信公众号 粉体技术网 bjyyxtech
 
相关信息 更多>>
中科院过程所利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取得新进展2013-11-08
中科院理化所空心玻璃微珠科研成果在江苏靖江实现产业化2013-11-14
我国研发出纳米复合真空绝热材料 已实现规模化生产2013-11-28
方大炭素联手中科院推动核石墨国产化2013-11-29
河北唯一碳化硅材料实验室在保定高新区揭牌2013-12-24
我国首台工业超导磁分离系统研发成功2013-12-26
 
我要评论

人物访谈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热点综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