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广西贺州市工业经济逐步摆脱钢铁去产能影响,增速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5.9亿元,同比增长10.8%,涨幅高于全区平均3.7%。
▼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贺州旺高工业区

碳酸钙、食品药品、电力产业实现快速增长,成为拉动该市工业增长的支撑产业。一季度,全市“5+2”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7.6亿元,同比增长11.4%。
其中,碳酸钙产业完成产值30.2亿元,同比增长34.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1%;电力产业在华润电力双机组发电和富川华能、新能、协和三家新入规风电企业的拉动下,完成产值18.4亿元,同比增长14.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4%;食品药品产业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

同时,贺州市工业主要产品实现产销两旺,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一季度,除钢铁产量同比下降外,该市其他工业主要产品均出现增长态势,其中,发电量同比增长29.9%,人造岗石增长28.7%,天然花岗岩板材增长141.3%,重质碳酸钙粉体增长21.1%,涂料增长41.7%。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较去年同期上升2.82%,达到92.76%,工业经济呈现产销两旺态势,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

2017年,贺州市碳酸钙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40多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碳酸钙粉体突破1000万吨,全国第一,产品市场占有量达到35%以上,获得“中国贺州·重钙之都”、“中国贺州·岗石之都”荣誉称号。
近年来,贺州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投资30多亿元建设旺高工业园基础设施,实现了固废和污水的统一排放,新建、改扩建园区道路62公里。该工业园已引进企业73家,总投资额148亿元。随着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辐射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龙头项目落地,碳酸钙全产业链不断得到完善。

如今,贺州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重钙粉体和人造岗石生产基地,其中,年产重质碳酸钙粉体达85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35%。已建成投产人造岗石生产线50条,年产岗石6000多万平方米。形成了矿山开采、天然石材、边角废料、重钙粉体、人造岗石、新型建材、废浆废渣再利用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最大程度将石材“吃干榨尽”。
来源:广西日报
编辑整理:粉体技术网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