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按照《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改产业〔2017〕2000号)有关要求,国家发改委制定了《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等9个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1.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2.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3.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4.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5.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6.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7.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8.制造业智能化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9.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夯实制造强国建设基础,根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 划(2018-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
紧密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按照自主创新、突破重 点的思路,开展市场潜力大、附加价值高的重点新材料关键技术产 业化,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
(一)先进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1.钢铁材料。重点发展汽车用超高强钢板及零部件用钢,高铁 关键零部件用钢,高性能硅钢,发动机用高温合金材料,海洋工程 及高技术船舶用钢,核电关键装备用钢,大型压铸模用热作模具钢, 极地环境用钢,大型水电用高级别压力钢管及蜗壳用钢,高炉渣提 钛产钛白粉等产品。
2.有色金属材料。重点发展航空用轻合金材料,高端稀土功能 材料,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高端伺服电机用热压磁环及热压磁粉, 核燃料贮存格架用铝基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新型稀有稀贵金属材 料等产品。
3.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发展石墨烯,8.5代TFT-LCD及以上 玻璃基板,显示面板用高强盖板玻璃,钢化真空玻璃,高性能氮化 硅陶瓷材料,高性能石英玻璃等产品。
(二)先进有机材料
1.高性能树脂。重点发展聚碳酸酯、特种聚酯等高性能工程塑 料,高碳a烯烃、茂金属聚乙烯等高端聚烯烃,高性能氟硅树脂及 关键单体等产品。
2.特种橡肢及弹性体。重点发展溴化丁基橡肢、氢化丁腈橡肢、 氟硅橡肢等高性能合成橡肢,聚烯烃类、氢化苯乙烯类、聚氨酯类 等新型热塑性弹性体。
3.功能性膜材料。重点发展海水淡化处理用膜,锂离子电池用 软包装膜,偏光片及配套膜材料,微棱镜型光学膜,聚乙烯醇缩丁 醛肢膜等产品。
4.高端专用化学品。重点发展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用特种化学 品、电子气体、光刻肢、高纯试剂等高端专用化学品。
(三)先进复合材料
1.高性能纤维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化硅纤维等产品。
2.生物基化学纤维材料。重点发展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聚 乳酸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生物基聚酰胺纤维等产品。
3.纸基新材料。重点发展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无人机制造等
领域用纸基新材料。
4.高端产业用纺织材料。重点发展土工建筑纺织材料,高端医 卫非织造材料及制品,高性能安全防护纺织材料,高温过滤纺织材 料等产品。
5.高性能电池材料。重点发展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 极材料,高安全高比能电池等产品。
6.先进半导体材料。重点发展照明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LED 照明芯片等产品。
项目相关指标要求见附录。
通过方案实施,推动我国相关材料关键技术进步,一批对国计 民生有重要影响的新材料实现自主生产并填补国内空白。相关行业 产品研发设计和试验检测设施更加完善,关键设备和系统自主化水 平不断提高,大幅降低我国制造业成本。
二、组织形式
整合新材料产业优势资源,鼓励上下游企业和产学研联合攻 关,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一)新材料产业化项目
主要依托基础设施条件好、产品开发能力强、生产管理水平高 的骨干企业实施。支持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开展技术 合作或组建联合体共同合作建设生产线。鼓励通过并购、合资合作 等形式,引进先进技术。
(二)新材料公共服务平台
鼓励新材料生产骨干企业、下游重点用户、关键设备配套企业、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检验认证机构,通过股权合资、技术合作等 形式组建联合体,共同开展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应用 示范、标准制定等业务。
三、保障措施
(一)拓宽产品市场应用
充分利用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统筹用户需求和产品生产制造 能力,加快启动一批技术基础较好、市场需求迫切的重大产品生产 和示范应用项目。鼓励企业采用商业质量保险等方式拓展自主创新 产品市场。
(二)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发挥骨干生产企业的牵头和引领作用,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知 识产权共享和利益分配机制,大力推动研发、设计、建造、配套等 资源整合,加快关键技术产业化进程。
(三)创新项目支持方式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相关项目实施。 创新资金使用方式,积极运用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资金,支持 以联合体方式申报的项目。产业投资基金注资的具体方案由基金管 理机构和项目单位协商确定。
(四)强化组织协调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方案实施的组织协调,委 托有关机构对方案实施进行跟踪评估,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 问题,必要时调整支持方式、支持重点和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五)建立动态监管机制
各地发展改革委要对本地区的项目建设进行动态监管,积极协 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因条件变化确实无法实施的项目 及时提出调整意见。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