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广阔,非金属矿资源较为丰富,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种中国几乎都有,其中有些资源占有特殊位置,有些资源得天独厚。但总体而言,中国既有总体资源优势,又有劣势,既有潜力,又有危机。
专利技术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现状与水平,本文以《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和《国外专利数据库(知网版)》为基础,对中国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专利公开日)期间的大宗重要非金属矿专利情况进行统计。所选矿种主要包括:萤石、高铝矾土、重钙、滑石、重晶石、石墨、菱镁矿、高岭土、膨润土、石灰石、硅灰石、硅藻土、蓝晶石、红柱石、云母、珍珠岩等16种非金属矿。
1、国内非金属开发利用专利检索情况
检索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
检索主题词:大宗重要非金属矿,包括:萤石、高铝矾土、重钙、滑石、重晶石、石墨、菱镁矿、高岭土、膨润土、石灰石、硅灰石、硅藻土、蓝晶石、红柱石、云母、珍珠岩等16种非金属矿。
检索时间范围:公开日介于2006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期间。
表1 国内大宗重要非金属矿专利数量

根据检索数据,可以发现国内非金属矿专利具备如下的一些基本特点:
(1)由图1可知,中国大宗重要非金属矿相关专利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较高。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对非金属矿物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形成了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动了非金属矿采选、加工、应用等方面的专利不断涌现,在数量上呈现出了持续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

图1 国内大宗重要非金属矿专利数量(按年度)
(2)由图2可知,不同矿种的专利数量分布极不均匀。从专利检索结果来看,石墨专利占到了半数以上,而有些矿种(如高铝钒土、蓝晶石等)的专利数量相当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与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禀赋有着密切关系,其次与矿种的采选、加工等技术的成熟情况相关,另外也与不同矿种的市场需求情况也有关系。

图2 国内大宗重要非金属矿专利数量(按矿种)
(3)国内非金属矿专利水平相对较高。从专利性质来看,相关专利主要集中在发明专利上,其次为实用新型专利,两者比例达到了95.8%。

图3 国内大宗重要非金属矿专利数量(按性质)
(4)国内非金属矿采选与加工技术相对完善,非金属矿应用领域专利技术层出不穷。从专利类型来看,采选与加工型专利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说明采选与加工技术相对完善,趋于稳定。而应用型专利技术占到了绝对优势的比例,说明非金属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2、国外非金属开发利用专利检索情况
检索数据库:《国外专利数据库(知网版)》。
检索主题词:大宗重要非金属矿,包括:萤石、高铝矾土、重钙、滑石、重晶石、石墨、菱镁矿、高岭土、膨润土、石灰石、硅灰石、硅藻土、蓝晶石、红柱石、云母、珍珠岩等16种非金属矿的英文单词。
检索时间范围:公开日介于2006年1月1日一2011年6月30日期间。
表2 国外大宗重要非金属矿专利数量

根据检索数据,可以发现国外非金属矿专利具备如下的一些基本特点:
(1)国外大宗重要非金属矿各年度专利数量变化不大,增速较为平稳,如图4所示。这说明,国外非金属矿开发利用技术相对完善,新技术、新方法的产出量相对较少。

图4 国外大宗重要非金属矿专利数量(按年度)
(2)与国内情况类似,不同矿种的专利数量分布极不均匀,如图5所示。国外专利主要集中在石墨这种矿物上,与国内专利的按矿种分布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优势矿种与国外优势矿种不同所造成的。但相同的都是石墨的专利数量最为突出,这与石墨全球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石墨在高科技领域中作为新型复合材料的重要性不断得到重视。

图5 国外大宗重要非金属矿专利数量(按矿种)
(3)从国别上看(图6),主要集中在美、日两国(30.38%和24.81%),此外两大机构(世界知识产权专利局和欧洲专利局)也相对较多(18.95%和13.03%)。事实上,这与近年来美日在石墨和稀土的研发投入增多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6 国外大宗重要非金属矿专利数量(按国别)
(4)从专利类型来看,国外主要集中在应用领域(占82%),其次在加工领域(12%)。尤其是在石墨方面,应用面不断扩大,也有效促进了这方面的专利数量大量出现。
3、国内外专利对比分析结论
根据前述,对比分析国内大宗重要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相关的专利数据,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国外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相关专利总量上少于国内相关专利,且从年度分布上看,国内相关专利增长速度快于国外。
在技术创新领域,一般认为技术创新与进步存在着一定的极限,即在一定时期和领域内可创新的机会开始较多,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期技术创新的机会不断减少。
由此可见,中国非金属矿开发利用处在蓬勃发展不断进步的阶段,而国外相关专利技术相对完善。所以可以认为中国在非金属矿开发利用技术方面落后于国外的发展。
(2)国内外非金属矿专利数量在矿种分布呈现出类似的不均匀分布,但相同的是石墨占到所有专利的主要部分。客观上这与石墨的全球分布特性相关,但更重要的是说明石墨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各国的充分重视,而且石墨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
(3)国内外相关专利集中在矿物的应用领域,而且采选领域专利数量相对较少。这说明,非金属矿的采选技术已经基本完善,难以有新的方法与技术的产生。但非金属矿的应用领域专利较多,说明非金属矿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这也充分说明了非金属矿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非金属矿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4、如何加快发展中国非金属矿及其加工业技术的发展?
中国非金属矿相关技术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国外发展,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为了满足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求,加快发展中国非金属矿及其加工业技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转变观念,以可持续发展观指导技术研发
通过国内外非金属矿及加工业的比较分析,明确中国非金属矿及制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优势、差距和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促进学习、借鉴,少走弯路和加快发展。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勘查和开发利用体制;强化合理保护、开发、配置和利用资源的法规意识、机制及调控手段;彻底改变过去有关矿产资源及其产品价格严重扭曲,矿产勘查、开发利用产业链人为切断等不合理政策、做法和错误意识;优化跨世纪发展战略,合理规划非金属矿及加工业的新发展,将有关人类的发展、资源和环境协调统一考虑。
(2)以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为契机促进技术发展
加快发展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必须大力发展非金属矿的深加工技术和产品,从而达到扩大适用领域、大量出口创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调整,关键要结合国家、省、各部门对产业的调整战略进行调整和规划,从而加快形成适应自身发展目标的工业结构(或行业结构)。
加快适应建材、汽车、机电、石化四大支柱产业和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配套开发研究有关非金属矿材料及制品,要优选目标、重点发展高效摩擦密封材料,轻质、高强、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和制品,对其勘查和开发利用均应实施必要的政策倾斜,资金、人才、技术、土地等都应重点配置给重点产业化项目。
进一步调整、优化企业结构。加强行业规划、指导和生产力合理布局,企业规模应坚持大中小结合,以中小型为主,适当建立国家、地区区域性的以非金属矿开采和深加工为主的、合理经济规模、有竞争实力的探、采、工、技、贸综合性企业或企业集团生产体系。
体制上应坚持国有、外资、合资、民营、个体多种经营模式,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激励深化两个转变、自主走向市场,参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运行机制积极竞争的企业比例应逐步加大。出口创汇应进一步优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创汇多的产品及企业,并加大相关投入和政策扶持。在主导产品上,坚持产品多样化、高效性能化、高附加值化和节能化。
加大资产重组力度。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应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发挥资源优势,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势品牌集中。以资产为纽带,以《公司法》为操作依据,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实现收购、兼并、改组、参股、资产重组,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的效应,盘活存量,发展增量,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市场占有率。
(3)加强技术创新和开发力度,促进行业结构高级化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仍属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要改变其落后面貌,必须加强行业技术创新,跟踪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加快技术进步,提高非金属矿技术装备水平,加速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非金属矿深加工,提高新产品开发的能力、质量和附加值,从而较大提高非金属工业的高新技术含量和结构层次。
同时,促进深加工技术向“粒度超细化、质量高纯化、性能改性化、材料复合化”方向发展,并把握五个结合:即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科研院校、企业协同开发和多学科联合相结合;高水平与经济规模相结合;培养跨世纪的行业学科带头人、高新技术开发人才与提高员工队伍科学文化素质相结合。只有这样,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才有市场竞争力。
(4)强化技术创新与改进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要更新观念、拓宽范围招聘优选合格、互补互利的企业领导班子(集体企业家),通过有效重组生产要素(企业家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达到最佳木桶效应,优化管理决策水平和效果,加快非金属矿及加工企业抓机遇、求生存、促发展的进程。在跨世纪发展期间,坚持“三改一加强”,以市场为导向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优势和合理配置利用资源,努力生产拳头和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逐步实现从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技术较高、节约资源、效益较好、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发展模式转变。
(5)注重国际技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
选择有资源优势、开发建设条件好,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创汇前景看好的矿种,如石墨、滑石、镁制品(含轻、重烧镁,电熔镁)、萤石、石材、硅灰石、高岭土等,继续完善出口基地和企业集团建设。
改变过去非金属矿及制品高进低出的贸易状况,不断优化出口产品多品种、系列化、标准化、配套化及批量供应的出口体系,增加深加工、附加值高和名牌产品出口,逐步建立对外出口信息、代理、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提高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创汇。
资料来源:从国内外专利检索情况看中国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现状,作者:何大义,李冉,于光
编辑整理:中国粉体技术网
本文由中国粉体技术网独家编辑整理,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录、镜像等操作!
中国粉体技术网携手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公司为非金属矿和粉体加工企业、矿物加工设备等企业提供专利代理、商标代理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服务,费用从优,授权率和通过率高,欢迎致电咨询:18201663187(微信)。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