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材”合并,国人关心,行业关注。8月22日,国资委网站通报: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
中建材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目前集团资产总额超过4300亿元。中材集团为国务院首批56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企业500强。“从同业业务合并角度分析,两大集团在水泥及玻纤领域具有较高重合度。”业内人士指出,通过跨集团的业务重组可以有效减少恶性竞争,实现强强联合,更好地推动高、精、尖产业的发展。
企业发展,无不将追求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当年,水泥、玻璃等建材产业需求量大、利润高、风险小,中建材作为作为国有专营建材的大型企业,增加业务,扩大规模,无可厚非;中材集团作为我国材料行业的中央企业,拓展业务,涉足建材,也是发展的应有之义。然时至今日,水泥、玻璃等行业已经成为“两高一资”的严重过剩产业。发展新型建材已经成为“两材”合并之前最为“一致”的目标之一。
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作为我国建材行业的“黄金洼地”,投入少,产出高,但因需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虽国内众多材料企业窥视已久,跃跃欲试,但又因为技术条件不成熟,不得不敬而远之。“‘两材’的合并,必将对非金属矿的深加工产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整个非矿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首先,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中材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非金属材料系列核心技术和完整创新体系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的三大主导产业为非金属材料制造业、非金属材料技术装备与工程业、非金属矿业。可以说,在非金属材料行业,中材集团本身就是国内的“权威”。
“两材”合并后,面对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的巨大市场和丰厚的利润,企业当然会调整工作重点,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挖掘新商机。而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一定会成为两材合并后的重点发展板块。
其次,“两材”合并之后,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更好地在非金属矿深加工上集聚资源和力量。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和发挥资本市场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让更多的国有资产可以在公开公平的平台上进行优化配置。综观我国非金属矿的发展现状,众多资源已掌握在大量私有小矿主和小加工厂主的手中,小、散、差的局面已成为行业最大的桎梏,加之在长期的低端恶性竞争的局面中,很多人才的思维和意识被局限和抑制,甚至完全摒弃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偏离了研发的轨道,成为牟取低端利润的小作坊主或小矿主。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迫切需要有一个代表国家利益的大型国有企业聚集研发人才,制定行业标准引领行业发展。“两材”合并后,新的企业可以有效整合双方现有的业务版块,整合现有的人才资源,整合原有的资金投入,可聚集更大的力量从事非金属矿深加工等新兴材料产业。
我国是建材大国,却不是建材强国,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相信,“两材”的合并,会给非金属矿深加工带来巨大推力,使其高速、有序地发展。
►欢迎进入【粉体论坛】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bjyyx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