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重要非金属矿方面,塔里木盆地发现钾盐岩层,河南、祁连成矿带发现石墨矿产地。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深部发现钾盐岩层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成盐盆地,蕴藏了巨大的盐系地层,具有良好的找钾前景。通过对油气钻井岩屑进行观察编录及采样分析测试,在盆地内库车坳陷西端阿瓦3井2730~3230m井段500m范围内古近系始新统小库孜拜组(E2x)膏盐层发现钾矿化(异常),钾离子含量0.52%~1.44%,平均值1.07%。阿瓦3井在2780~2940m可见3处钾盐矿化与测井曲线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指示钾矿化应为原生钾盐层所致。继羊塔4井、羊塔6井、却勒101井、大北303井等之后,阿瓦3井钾矿化(异常)的新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库车坳陷深部存在古代固体钾盐矿,开拓了我国深部找钾的新领域。阿瓦3井的钾矿化发育在3000m井深左右,进一步增强了钾盐钻井水溶法开采研究的现实意义。
河南西峡-桐柏新发现大中型石墨矿床
通过开展1∶5万矿产地质调查,在西峡、内乡地区共发现12条石墨矿体,赋存在古元古界秦岭岩群雁岭沟岩组,矿体顺层产出,呈似层状、透镜体状;矿体长度330~1650m,宽度1.2~17.40m;矿石类型主要为(云母)石墨方解片岩、片状含石墨大理岩、石墨金云母片岩等;矿石构造主要为片状构造,石墨呈片状集合体,石墨粒径为0.005×0.005~0.3×1.2mm2,矿体品位3.63%~13.55%,初步估算石墨矿物量185.15×104t。另外,在桐柏地区发现石墨矿脉5条,赋存于古元古界秦岭岩群郭庄岩组和雁岭沟岩组;矿体顺层产出,呈似层状、透镜体状,矿体长度450~950m,宽度3~35m;矿石类型主要为石墨方解片岩、石墨大理岩,其次为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目估矿体品位3%~10%;随着后续的找矿勘查工作有望取得较好的进展。该区的石墨矿粒径大,品质优,具有可观的找矿潜力。
祁连成矿带发现三处大型规模晶质石墨矿产地
通过开展晶质石墨矿专项矿产地质调查,在祁连成矿带发现了斑红山、金鸿山和大通沟南山三处大型规模石墨矿床。斑红山石墨矿化带多产于大理岩段或构造破碎带中,部分矿体与后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和大理岩的接触带有关,部分矿体受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影响致使矿体沿构造裂隙充填发育,长约8km,宽在20~80m之间,最宽处累计宽约400m。金鸿山石墨矿赋存于侏罗系大煤沟组的砂岩、碳质页岩,石墨矿与煤共生,石墨为煤进一步变质形成,矿化带长11km,宽在5~30m之间。大通沟南山石墨矿化带呈层状、似层状产于条带状大理岩中,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沿走向具有尖灭再现、膨胀狭缩和分枝复合现象,矿化带宽在10~30m之间,在走向上在原有基础上向西扩伸约2.5km。三处矿产地都为晶质石墨,品质较好,初步估算都有望达到大型规模以上。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